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
A.身处春秋鼎盛的伟大时代,我们高中生应当刻苦学习,发愤图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B.广陵、甘棠两位,都有武艺,他们的晓雄胆略被当时之人所推许,真是难兄难弟。
C.他的口才有目共睹,一旦说起来,总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D.他们也不孚众望,在各种危险环境下,快速地提升着自身的战斗素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网络运用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与共鸣。
B. 意大利科学家对1921年从墓穴中发掘出的但丁头骨进行了精确测量,并据此制作了一个模型,最后根据这个模型成功地复原了但丁头像。
C. 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了文人、画家和收藏家的大力推崇。
D. 伊朗表示,国际原子能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那么伊朗将拒绝履行伊朗核协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嬴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 作为觐见时奉献的礼品。
②在 3 月 14 日发生的拉萨暴力事件中,“藏独”分子打砸抢烧,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绝不会 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③有些人对骑电动车带人之类的事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同时也没有妨碍他人。
④谈到武术下一步的推广,王筱麟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指着移着,仿佛那里有一张他早已烂.熟.于.胸.的世界地图。
⑤百名优秀处长是从市直机关 1000 多名处长中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来的,可谓百.里.挑.一.,代表了市
直机关处长的最高水平。
⑥他希望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力争发展取得新突破,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4、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问卷调查问题 | 回答 | 日本 | 美国 | 中国 |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 是 | 7.5% | 57.2% | 42.2% |
2.觉得自己优秀 | 否 | 83.2% | 11.2% | 32.7% |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 是 | 52.7% | 74.4% | 62.3% |
4.父母非常了解我 | 是 | 68.0% | 82% | 85% |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目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镇中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与嘱托,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推动镇安中学朝着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迈进。
B.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100余名民警,乔装出发,兵分五路突击西菜园村一赌博窝点,80余名涉赌人员来不及逃跑,成了瓮中捉鳖。
C.学校的党员干部只有注重修炼自我、走出小我、走向大我,始终保持内心和谐、从容淡定,才能迈上堂堂正正、冠冕堂皇的壮美人生之路。
D.如果学校与家长不及时制止,孩子就可能会养成上网成瘾的习惯,就会养虎遗患,那后果不堪设想。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元颜辉《钟馗出猎图》、明徐渭《驴背吟诗图》,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片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是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材料二:
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虚”与“实”是一对极为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思想可以上溯至先秦道家、儒家理论,而历朝历代的文艺评论家对此皆有不同的解读和推进。宗白华先生十分重视这一对范畴,并称其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更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等专文加以着力阐述。今就宗先生及前人之论,对“虚实之辨”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的脉络加以梳理,并对启发思考之处加以论述,以为读书之得。
首先,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一派为孔孟,一派为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而孔孟则以“充实之谓美”,并且“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虽分两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正如宗先生所说,虚和实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不可舍此取彼。这种思路在魏晋玄学中便已得到阐述,王弼等人在维持贵“无”的基本思路的同时,亦有条件地肯定了“有”的相对意义。在《老子指略》中,他谈道:“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没有具体四象作为物之主,则大道之象亦不能显现。这就引连至艺术的创作如何体现虚实结合的问题。
其次,若要讨论艺术创作如何虚实结合,则先应明确虚实何谓。具体以书画艺术而言,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中的话来说明: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实”,而“心源”则是“虚”。此说已颇明晰,然而我们仍可以切近绘画实践,在其中将“虚”与“实”的含义揭出数层。每一层次都对应于不同的创作阶段,而层层都彰显了虚实相生的必要性。
(摘编自刘子琪《由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舞台上的表演和传统的绘画艺术相似,善于删略背景,集中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
B.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与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相通,都充满诗的意境。
C.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真境逼”不是再现场景,而是留出空虚让人物去充分表现剧情。
D.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话来说明书画艺术中“虚实何谓”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艺术理论中,“虚”和“实”是一对重要概念,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B.依据宗先生观点,解决了“虚”“实”问题,就可以解决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C.将“虚”和“实”作为互相依存的两面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存在。
D.不论是老庄还是孔孟,在当时已经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宗白华虚实观的一项是( )
A.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内容上是写景,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B.油画《父亲》借布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睛、仅剩一颗门牙的嘴,展现了父亲辛劳的一生。
C.电影《红高粱》中色彩饱满、随风狂舞的野高梁象征着人性的舒展与释放,在耀眼的光辉中显得庄严而富有诗意。
D.中国建筑用朱红作为屋身的主要颜色,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装饰梁架、斗拱等,体现了中国建筑用色大胆的特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宋徽宗出题考绘画,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一幅画只画了一个老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宋徽宗拍案叫绝:“此画当取第一!”请结合材料观点分析宋徽宗为何评此画为第一。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够体现诗人在极端贫困中却能推己及人,同时揭示全诗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 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提醒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达到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一直是男子心中理想的配偶,《关雎》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2)《蒹葭》中,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艰险漫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人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飘蓬”“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两鸟。
(6)《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居闹市,却没有感到车马喧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飘零之感的两句是“ , ”。
(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 ”。
(3)在《蜀道难》中,李白用“飞湍瀑流争喧豗, ”两句写出了急流和瀑布奔泻时在千山万谷中发出雷鸣般的响声的壮观景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神地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则以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早春春草尚不丰茂的清新景象。
(3)《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如果“_____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质疑大鹏的行为“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的《登泰山记》文笔洗练,作者登上山顶之后,只见“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极少的笔墨写出了泰山山顶的雪景。
(2)古代文人常摘句为联,请你从《念奴娇·过洞庭》下阕中摘出两句“________,_______”,与上阕“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集成一副对联,送给你的挚友。
(3)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管子治国有道,十分注重百姓的利益,他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先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要求他们有更高的发展。这一思想,与孔子的“庶矣、富之、教之”如出一辙。(《管仲列传》)
(2)孔子阐述正直与不正直两类人生存关系的句子: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雍也第六》
(3)《论语 阳货第十六》中,把古民与今民进行对比,感叹社会风气的败坏与人的堕落,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操守矜持的人的古今不同。
13、阅读下面这两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纸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逐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1】《纸鸢》中的风筝与《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意象)极为相似;《临江仙》中“________”一句,表明成就一番事业,才华与机遇缺一不可。
【2】王诗和侯词均借风筝言事感喟,请比较赏析两首作品在这一手法上的异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侯尚宇伯仁,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太祖定翼州,尚为军司马,将骑从征伐,后为五官将文学。魏国初建,迁黄门侍郎。代郡胡叛,遣鄢陵后彰征讨之,以尚参彰军事,定代地,还。太祖崩于洛阳,尚持节,奉梓宫还邺。并录前功,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
文帝践阼,更封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尚奏:“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遂勒诸军击破上庸,平三郡九县,迁征南大将军。孙权虽称藩,尚益修攻讨之备,权后果有贰心。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余人,于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城末拔,会大疫,诏敕尚引诸军还。益封六百户,并前干九百户,假钺,进为牧。荆州残荒,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旧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余里,山民蛮夷多服从者。五六年间,降附数千家。
五年,徙封昌陵乡侯。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适室。适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六年,尚疾笃,还京都,帝数临幸,执手涕泣。尚薨,谥曰悼侯,子玄嗣。又分尚户三百,赐尚弟子奉爵关内侯。
[注] ①杜袭:夏侯尚曾和曹丕亲昵,感情非常亲密,杜袭认为夏侯尚不是对人有益的朋友,不值得特殊对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
B. 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
C. 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
D. 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践阼,亦称“践胙”“践祚”,阼,大堂前东西的台阶;践阼就是帝王登基。
B. 假节,皇帝将节借给临时执行任务的臣子使用,任务完成后,将不再被收回。
C.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 临幸,指帝王亲自到某处或帝王和妃嫔同宿。帝王车驾所至曰“幸”,故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侯尚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他曾跟随太祖平定冀州,跟随鄢陵侯平定胡人叛乱,后击破上庸,平定三郡九县,打败诸葛瑾。
B. 夏侯尚深沉敏捷,谋略过人。他未雨绸缪防范孙权反叛;妙用计策,攻下江陵;攻打荆州时,巧出奇兵,几千山民蛮夷降附。
C. 夏侯尚纵情任性,宠妾越嫡。他宠爱妾室超过正妻,有违立法;文帝派人杀了这个妾后,他还去墓地看她,惹得文帝很不满。
D. 夏侯尚虽是异姓,深得帝宠。他在文帝即位前就和文帝亲近,文帝即位后,长期担任要职;他病重,文帝去看他时痛哭流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孙权虽称藩,尚益修攻讨之备,权后果有贰心。
(2)文帝闻而恚至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碰撞”,物理学上指两物体相向运动引起猛撞的情形。其实,生活中的“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