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勉励)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B. 纵一苇之所如(到) 沛公不胜杯勺(受得住)
C.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 却匈奴七百余里(打退)
D.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优美) 素善留侯张良(好的)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 的样子了。
②村子四处起了不少新房,因为盖得错错落落, ,使郭祥绕了不少弯,才走上正街。
③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 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A.横七竖八 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B.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 乱七八糟
C.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
D.乱七八糟 横七竖八 杂乱无章
3、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旬有五日而后反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老李对王老师说:“令爱太顽皮了,在班级给您添了许多麻烦,做为家长,我深表歉意。”
B. 高峰和张冬是一对好朋友,张冬开了一个面馆,高峰答应好友一定前去光顾和捧场。
C. 在公司的例会上,王厂长动员全厂职工一定要认真听取王总工程师的高见,并在短时间内落实。
D. 王教授是一位书法名家,他的舍侄跟随其学习多年,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5、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的名胜正确的一项是( )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A. 岳阳楼 关帝庙 刘鹗纪念馆 庄子庙
B. 岳阳楼 武侯祠 李清照纪念馆 老子庙
C. 鹳雀楼 陶潜祠 刘鹗纪念馆 观音庙
D. 黄鹤楼 关帝庙 蒲松龄纪念馆 老子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47亿人、2亿人、245亿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超过98%,覆盖人口超13.5亿。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CISSA)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褒奖中国“在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什么要颁给中国?协会秘书长康克乐伍斯基用两个百分比做了形象的解释,“如果不算中国,全世界社保覆盖面只有50%,算上中国就达到61%。”中国为什么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仅仅因为中国人多吗?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材料二:
经历70年的不断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事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促障制度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保障覆盖群体较小,以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还不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保障水平也从过去基于免除生存危机的“雪中送炭”式,提高到了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的“适度保障”水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制度模式与实践方式上有很大差别,但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通过社会保障来保障与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并不断提升其主活质量的意志。
正是一代复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才使得社会保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托起亿万群众“稳稳的幸福”。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为何能建成全球最大的杜保网络?》
材料三:
在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看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社保覆盖面,并且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名到前茅,为社保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经济发展的“速度”,夯实了社保基金的“厚度”。五项社会保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2012年至2017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分别为2.85万亿元、3.29万亿元、3.98 万亿元、4.60万亿元、5.36万亿元和6.64万亿元,2018年达7.77万亿元。
“因为有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政府财力的不断提高,才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使得中国政府能够如愿采取有力且有效的社保行动。”郑功成说。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我国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保工程”建设,“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实施,有力推动了社保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老百姓办社保容易了,社保体系建设加速扩展。
(材料来源: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数据整理)
材料四:
70年前,苏联的劳动保险经验为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大量借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学者和官员走出国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研。
然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世界独一无二,怎样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为全体人民提供有效社会保障的道路,只能靠我们自己。中国一直在探索有着鲜明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利用公共财政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强有力地覆盖最广大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如郑功成所言,政府动用公共投入为职工之外的居民提供普享的基础养老金,并补贴低收入困难群体参加养老保险,才能快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并实现老年人人人享有养老金的目标;政府为职工之外的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医疗保险筹资规模三分之二以上的财政补贴,才能使全民医保的目标快速变成现实。
正是通过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中国成为了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提升幅度最多的国家。
(材料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三次印发关于棚改的专门文件)
【1】下列对“中国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普及,城乡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超13. 5亿,参保率超过98%。
B.康克乐伍斯基认为中国将全球社会保障覆盖率拉升了11个百分点,建起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保安全网。
C.中国建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保障水平,还是覆盖人数都为世界之最,后者不仅仅因为中国人多。
D.现在,我国社保体系可以覆盖至弱势群体而且强有力,让所有中国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适度保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70年来,我国社保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人民立足国体国情,走出了一条服务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之路。
B.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能坚守“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亿万群众才会获得“稳稳的幸福”。
C.全民医保目标的快速实现, 是因为政府动用了公共投入为职工之外的居民提供普享的基础医疗保险金补贴。
D.2012-2018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人每年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这为社保发展保持加速度奠定基础。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能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保网络的主要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鱼儿在水中游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承接上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又开启下文盛赞周公瑾年轻有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是用银钗打拍子敲碎,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表现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怕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3)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作为反例,它虽有六跪和二鳌,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化用晋人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诗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噓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义相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六国论》中,作者明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也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
(3)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12、补写出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 ,______。”
(2)《诗经·卫风·氓 》中 除了 以 桑树 的 由荣 而 枯比 喻 女子 年 华老 去 之外,还 以“_____,______”的 比喻 告诫女 子 不要 沉 溺于 与 男子 的 爱情 。
( 3) 杜甫《登高》中“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桐庐郡斋书事①
范仲淹
千峰秀处白云骄,吏隐云边岂待招。
数仞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②自逍遥。
杯中好物闲宜进,林下幽人静可邀。
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术③长灵苗。
(注)①此诗做于景佑元年(1034年)春,当时范仲淹被贬睦州。②《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③芝,灵芝,茵类植物,古以芝为瑞草,故名灵芝。术,草名。根茎可入药。有白术、苍术等数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骄”字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悠然飘逸、无拘无束的秀姿写得活灵活现。
B.首联第二句“吏隐云边岂待招”暗含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无奈和不甘的隐秘情怀。
C.颔联“数仞堂高”和“一枝巢隐”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不求富贵打算隐居。
D.道家的隐逸情怀和儒家的担当精神在诗人心中共存,这是中国士大夫的典型人格。
【2】诗人被贬睦州后身为地方官是否称职?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伤寒论》序
张仲景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①,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②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③,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④,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注):①重器:珍贵之宝器,此喻人的身体。②憃:蠢的异体字,愚昧无知。③府俞:气腑俞穴。④人迎趺阳:三部诊法是诊察颈人迎、手寸口、足跌阳三个部位的脉象变化以推测病情的一种方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B.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C.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D.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巫祝连用指掌管占卜祭祀的人。
B.建安,此处为年号纪年法,建安纪年指建安元年。除此之外,古代纪年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C.五行,指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即水、火、金、木、土。
D.神明,指人的精神和智慧,文中指神灵,如同“奉若神明”“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批评当时医生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时间太短暂,诊察如“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
B.文中记述张仲景的宗族人口本来很多,但从建安纪年以来,尽管谷物丰收,但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要占十分之七。
C.张仲景认为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是不能探求出医理的精微之处。
D.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激励自己及居世之士努力学习医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2)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5】文中作者批评了当时哪些不良的社会风气?
15、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