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丽江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房的一项是(  )

    A.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B.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C.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D. 斗酒纵观廿一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的学者最近发现,老年痴呆症并非基因突变所致,而是由于脑部的一种蛋白酶活性过大,使得大量淀粉蛋白在脑内形成块状沉淀造成的。

    B.我们只要认准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聚合全社会重视生态、投身环保的正能量,奋发有为地干下去,就会打破环境问题的坚冰,迎来生态文明的春天。

    C.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经过两年多的考古研究,一些文物证明至少在百万年前,重庆主城区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

    D.京剧艺术如今成为了部分北京城区小学的校本课,有些小学已把京剧课列入正式课表,学生要学习20个京剧选段。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次巡展邀请了长三角地区的多家知名企业,各类实用产品济济一堂

    B. 苹果新品发布会上,库克讲话仅用了8分钟,简洁明了,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C. 这次篮球赛,我校代表队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赛场上的主动权。

    D. 在班委会上,班委们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高三阶段的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C.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D.理解上人因惧内不娶、进而出家的行为。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 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 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 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 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谱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

    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古今中外,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素是数字。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低。简谱以数字排序,表示声音高低。西方唱名法(do re mi fa so la si)来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句的第一个音节,这是外国乐谱的情况。中国人用汉字表达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字”。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一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

    在20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中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清乾隆六年_______,由清庄王允禄编纂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收录4466首曲谱,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1821年辑录的《小慧集》,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祖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市井、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

    20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21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从20世纪初现代学堂明令禁用工尺谱,到今天专业音乐院校学生跟着民间乐师咿咿呀呀地韵唱工尺谱,历史已经大翻转了!“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古老乐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则说明人们对工尺谱的态度已发生了逆转。

    没有谱本,无以为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乐器,则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脉络;于乐社,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尺谱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是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

    B. 工尺谱同简谱一样,也贯穿了数字这一基本元素,常见的十个谱字由数字和源于数字的符号构成。

    C. 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的清代文献《小慧集》,是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记录古代歌曲的文献。

    D. 《中国工尺谱集成》一书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介绍了工尺谱的“前世今生”,并以此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文章第二段通过中西方乐谱的比较,详细论证了中西方乐谱符号构成和来源的异同。

    C. 文章指出了工尺谱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甚广,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大量例证。

    D. 文章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尺谱对于传统音乐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间乐师辗转续抄、代代相传的工尺谱,能为音乐学家了解民间器乐提供重要的历史信息。

    B. 20世纪西方乐谱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工尺谱被驱逐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可见某些传统文化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C. 21世纪,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工尺谱,不但不再被视为“落后”,反而被视为古老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的品牌。

    D. 如果没有工尺谱,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一些古老乐种也就不易传播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气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一句,写出了蜀道旁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前主动请缨并发出铮铮誓言“________________”,以告慰先帝之灵,表达对陛下忠贞不贰的情感。

    (2)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一句,既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又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在演奏时,琵琶女用“___________”的变换指法弹奏出美妙的乐音。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与孙权有关的风流遗迹“___________”,表达江山寂寞、不胜今昔之感;又借百姓在“___________”祭祀的场景,体现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正告。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蚯蚓因为运用心力专一,所以即使没有爪牙也可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宋军威武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

    ②《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③“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肌一容,尽态极妍,______,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 白《行路难》)

    (4)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   (屈原《离骚》)

    (5)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

    (7)______,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

    (8)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______。” (《论语•学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林寺别友人

    许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①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②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䲡、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昭然觉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微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廼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 申屠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功曹: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B. 外家: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文中指平帝母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C.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和孝廉一样,它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D. 尚书令: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最终被王莽罢官归田。

    B. 申屠刚执著韧性,不屈不挠。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祸害,就躲避到河西、巴蜀之地,长达二十多年。终于到建武七年,他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C. 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还反复劝说其要顺应天命,顺应民心,归顺汉帝,不要一意孤行。

    D. 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意,最终因为他的直谏而被外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

    (2)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们经常说青年要大有作为,也有人指出如果青年能知道有所不为,才能走向成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