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在不少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林林总总的“养生秘诀”、形形色色的“经验之谈”,极易对人们的认知造成误导。
②若知识储备不够,教学必捉襟见肘,无法游刃有余;为上好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她查阅了大量图书音像资料。
③专家认为,美方如果一意孤行,继续单方面升级贸易摩擦,将无法享受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最终将会“自毁长城”。
④电动自行车因方便短途出行而成为人们的日常交通工具,然而电动车不文明行驶现象却习以为常,给道路安全带来隐患。
⑤目前计划建设的这1000个特色小镇,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审慎而为,切不可鱼贯而入、一蹴而就,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
⑥一个世纪以来,中朝一起经历了亚洲的许多苦难,不仅唇齿相依,休戚与共,而且曾经并肩作战,血肉相连,结成深厚友谊。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让权力回归原位,让权利 ;让有产者有恒产,让无力者有尊严。一成不变、 的国家没有未来,改革才能抵达公平正义的彼岸。选择相信未来,就是选择了一个长远的打算。春天来了,聪明的人不会 地修补冰河上的裂缝而是要造一艘驶向未来的航船。
A. 等量齐观 墨守成规 徒劳无功
B. 一视同仁 故步自封 徒劳无功
C. 等量齐观 故步自封 劳而无功
D. 一视同仁 墨守成规 劳而无功
3、(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
____________。
A.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B.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毁于一旦
C.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D. 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4、下列道别语所对应的场合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影响你休息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与住院病人的告别时的道别语。 )
B. 真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向朋友告辞时的道别语。 )
C. 你太客气了,这么丰盛的晚餐,叫我怎么感谢你? (与盛情款待自己的亲朋好友告别时的道别语。 )
D. 真对不起,你们聊,我不得不先走一步了。(与人相聚时因故需要提前告辞时的道别语。 )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都要抱着一副“ ”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有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家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个成语就说尽了——“ ”。
A. 无论 无所为而为 既然 下里巴人
B. 只要 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 俗不可耐
C. 只要 无为而无不为 既然 下里巴人
D. 无论 无所为而为 如果 俗不可耐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天气
(英)罗纳德•邓肯
天气冰冷,像慈善事业。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粗糙。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儿也没有。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的母牛,诅咒起当农夫的命。好像当农夫还不够惨,命运还让我在一片长年累月都是冬天的土地上耕种。皱眉打量那片黑土地,四周树篱狰狞凌乱,我厌恶地瞪了一眼,觉得整个世界都丑陋无比。平坦无奇的耕地,光秃秃的树干,一个个泥潭映照出一片泥糊糊混浊的天空。浑身上下,唯一发热的是心头的火气。
“是个好天哪。”有人说了一声,那愉悦的语调令人生气。
“是吗?”我没好气地答道,两眼瞪着那个坐在农舍外的老头儿,“好在哪儿呢?”
“哪儿都好。”他平静地说,那老成持重的声音逼着我应战。
我争辩道:“哦,不,天不好。哪儿都不好;整个倒霉的乡村就像一座济贫院一样丑陋不堪。只有多愁善感的糊涂虫才敢念今天的好,或念一月份的任何一天的好,或者念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的任何好。念好的人无非是想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老掉牙的交谈。”
说完这些,我的火气消了一点儿。
那老头儿沉默了一会儿。我大获全胜,却并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特别骄傲。
过了一会儿,老头儿用手指着一排大榆树的上方,身子却没离开长凳。“看到那些榆树了吗?”他问。
“那些树看起来像患了溃疡病。”我随口答了一句。
“你搞错了,往树的上方看。”他接着说,“看看那些剽悍的大白马,看看它们随风飘动的鬃毛,看看它们由雷电驱动的双翼。”
我顺着他那不能伸直的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没看见什么马。”我说。
他说:“你看的是地上。朝天上看,刮东风时,云总是像马群越过榆树林,不是吗?”
我又放眼望去。千真万确,一团白云盖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形成圆顶。那云团看起来的确像一匹矫健的马。我还发现马套在战车上;不,不是战车,那是一副由黄金般的光芒构成的犁铧,是它在灰暗的天空耕出了一道道金灿灿的犁沟。
“太阳肯定快要落山了,”那老汉说,“因为我女儿烧水准备沏茶时,太阳总是要落山了。”
“是她等着太阳,还是太阳等着她呢?”我问道。
“这无关紧要,”他回答说,“你得承认是个好天,对吗?”
“对,”我敷衍道,“前提是你得看得久,看得远。”
他指着小路旁的水沟继续说:“看看这儿。看见躺在下水管旁的那些枯叶了吗?那可都是些山毛榉叶子啊,是从一英里外的树林里飘到这儿的,都是。难道你没发现每片叶子腐烂时露出的金黄色是多么好看吗?擦亮的铜板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而黄铜比起来又显得过分耀眼,每片叶子都凝聚着太阳全部的红光,我说的不对吗?”老头儿抬起头看着我。“你得承认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无刻不在,就连一条臭水沟也不例外。”
我没有回答。他展示给我的排水口处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甚至几乎没有觉察到他女儿已走出农舍,并搀扶他站了起来。她把一根白色的棍子放到他老树皮一般的手里;这时我才发现他的两眼覆着一层白膜……
“怎么,您……”
“不,”他说,“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是一个农夫,由于母牛走失,不得不四处寻找,加之天气不好,道路泥泞难行,因而心情懊恼,觉得整个世界丑陋无比。
B. 为了改变“我”看世界的眼光,老头儿主动与“我”搭讪,以天气为话题,循循善诱,让我认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一条臭水沟,也蕴藏着美。
C. 文章第5段反复强调“今天”“一月份的任何一天”“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等时间点,以此凸显“我”内心的怨愤情绪。
D. “我”与老头儿对比鲜明。“我”眼睛明亮,却只看到世界的丑陋;老头儿眼睛失明,却能感知无处不在的美。可见感知美不必用眼睛,而需要用心灵。
【2】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认为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和想象的笔法,写出了峰离天近、枯松倒垂的状态。
8、默写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4)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5) ,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7)君子成人之美, ,小人反是。(《论语 颜渊》)
(8) ,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 会昌》)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满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2)《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一文中,“___________”一句写出山间冬季之景,“___________”一句写出泉酒的特点。
(2)《逍遥游》一文中,庄子认为,要想在无穷时空里遨游且无所待,需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一句借鸟声描写琵琶声的婉转流利,“___________”一句借泉水描写琵琶声的艰涩低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然能够“御风而行”,但仍未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3)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感叹,反映孙权当年光辉业绩的遗物如今都已杳无踪迹。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⑵星星之火,_____。(《尚书•盘庚上》)
⑶_____,自胜者强。(《老子》)
⑷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庄子》)
⑸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⑹我有迷魂招不得,_____。(李贺《致酒行》)
⑺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增广贤文》)
⑻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苏 武 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②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 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 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 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E. 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之。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长恐,对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尚书曰:“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遂换取粗饭食之。
师德检校营田,往梁州,先有乡人姓娄者为屯官,犯赃,都督许钦明欲决杀。众乡人谒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明日宴会,都督与尚书俱坐,尚书曰:“闻有一人犯国法,云是师德乡里,师德实不识,但与其父为小儿时共牧牛耳,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都督遽令脱枷至。尚书切责之曰:“汝辞父娘,求觅官职,不能谨洁,知复奈何!”将一碟堆饼与之曰:“噇却①,作个饱死鬼去!”都督乃舍之。
后为纳言②,平章事,又检校屯田,行有日矣,以执事早出,娄先足疾,待马未来,于光政门外横木上坐。须臾,有一县令,不知其纳言也,因诉身名,与之并坐。令有一子远觇之,走告曰:“此纳言也。”令大惊,起曰:“死罪。”纳言曰:“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
李昭德为内史,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乃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
狄梁公③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狄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取材于《朝野佥载》《唐语林》等)
(注)①噇chuáng却:吃完退下。②纳言:古官名,即侍中,门下省长官,掌管出纳王命。③狄梁公:狄仁杰,唐代武则天时政治家,死后追封梁国公。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邂逅浙米不得 邂逅:仓猝,突然
B.众乡人谒尚书 谒:拜见
C.因诉身名 身:自己的
D.朕比不知卿 比:一直,从来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接境诸县令随之 尚书切责之曰
B.都督乃舍之 乃发怒曰
C.非碌碌因人成事 因命左右取筐箧
D.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 以执事早出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客无卒主人
客人仓促而来,不能责备主人仓猝无备
B.都督遽令脱枷至
都督赶忙命令给犯人解去刑具押进来
C.叵耐杀人,田舍汉!
不可忍,急死人,乡巴佬!
D.卿知所自乎?
你知道自己的原因吗?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
②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师德出使并州,和当地官员一起吃饭。
B.乡人之子犯罪,娄师德也当面严加训斥。
C.娄师德因体胖而行走缓慢,被同僚讥讽。
D.狄仁杰为争相位而对娄师德长久地排挤。
【6】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评价娄师德说:“纳言直而温,宽而栗(严),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请结合文意,选择一点,做具体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坚如磐石的信仰、坚不可摧的信念、坚贞不渝的忠诚,引领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禄强忍病痛誓要改变兰考面貌,杨善洲退休后把荒山改造为绿林,黄文秀扎根乡村为农民脱贫致富倾情奉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振华中学决定举办“百年荣光照我心”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