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通过对古人类化石的基因组研究,发现现代人类祖先与其他古人种发生了广泛的基因交流,获得其他古人种有益的基因馈赠,让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祖先能够快速适应非洲以外的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现代人类的祖先获得的其他古人种基因都是有益的
B.现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通过化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
D.现代人类的祖先比其他已灭绝古人种更加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2、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实例描述正确的是( )
A.蚜虫吸吮植物汁液对植物有利
B.蜜蜂与太阳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有害
D.“蝗灾”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4、痤疮又称“青春痘”,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最终诱导加重炎症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通过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
B.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区分痤疮丙酸杆菌和真菌
C.培养成的痤疮丙酸杆菌的菌落较小,呈绒毛状
D.痤疮丙酸杆菌可以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观察到
5、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6、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鲤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秦岭蝮蛇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大山雀的足纤细善于抓握,其主要生活在林间
D.秦岭大熊猫牙齿分化,其门齿可以用来撕咬食物
7、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为了保护动物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爱护花草树木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C.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
D.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
8、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校运会上,小刚同学在100米比赛跑步的过程中,他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是( )
A.都持续收缩
B.都持续舒张
C.先同时收缩,再同时舒张,交替进行
D.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9、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下列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是
A.鸟类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鱼类
10、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血吸虫——消化器官发达,利于寄生
C.海豹——皮下脂肪厚,适应寒冷环境
D.蝙蝠——体表被毛,利于飞行
11、米酒也叫酒酿、甜酒,其制作主要利用的是( )
A.酵母菌
B.大肠杆菌
C.醋酸菌
D.青霉菌
12、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3、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杀死肉汤原有的细菌
B.断开鹅颈后外界微生物可进入瓶内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
D.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14、下列几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蝗虫
B.蚯蚓
C.青蛙
D.黑猩猩
15、动物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黑猩猩取香蕉
B.熊捕鱼
C.枯叶蝶模仿枯叶
D.雌、雄蛙抱对
16、萤火虫遇到危机时会闪荧光,警告敌人不可接近,达到驱离的效果。从行为方式的功能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17、如图是与遗传学知识有关的概念模型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染色体
B.②是 DNA
C.③是性状
D.④是性染色体
18、下列有关青春期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春期内心世界变得复杂,有些事情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B.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C.青春期的青少年,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
D.青春期要多吃汉堡、薯条等高能量食品,有利于生长发育
19、如图是张莉同学设计的一种食物保存方法。把食物充分加热后冷却,放在盆A中,用盆B倒扣上,然后在盆A中加入适量清水,食物可保存2~3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20、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中缺氧
C.水中微生物过多
D.水质容易变坏
21、在学习光合作用知识时,老师布置学生课余完成“绿叶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学生就此做了如下设计:
(1)取三只玻璃杯(甲、乙、丙),在甲、乙两只玻璃杯里放入鲜嫩的枝条,丙不放。
(2)取一细管,分别向三个玻璃杯中吹气10多次,然后用玻璃片盖严杯子。
(3)将甲玻璃杯放置到黑暗的地方,乙、丙两个玻璃杯置放在日光下。
(4)数小时后,用燃烧的蜡烛分别放进三个玻璃杯里,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请回答:
(1)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它们的变量分别是 、 。
(2)甲与丙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 。
(3)向三个玻璃杯中吹气10多次的目的是 。
(4)根据学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你推断三个玻璃杯里蜡烛的燃烧情况是:在 杯里能燃烧,在 杯里不能燃烧。
(5)如果蜡烛在三个玻璃杯里的燃烧情况与理论相符,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2、如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2]细胞壁、[3]细胞膜和[4] ,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2)图1中[1]是 ,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是[6] .
23、蚯蚓属于_____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____构成,呈长圆筒形。
24、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_____和_____组成的。
25、鸟类的呼吸系统不仅具有发达的 ,还有 ,后者分布在内脏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26、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_____,有口有_____.
2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到陆地上生活。(_____)
28、各种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从根的尖端向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其中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的是___________。[
29、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_____。
3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__对称;背腹__;有__无__.
31、动物能进行各种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活动,将以下相关的内容连线。
32、青蛙抱对是进行体内受精。
33、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题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①、②、③、④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一块折叠的纱布,在纱布的上面各放入50粒饱满的玉米种子,然后将四个培养皿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表所示),几天后记录玉米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分析表中内容后回答:
装置 | ①号 | ②号 | ③号 | ④号 |
场所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日光下 | 黑暗中 |
温度 | 28℃ | 28℃ | 28℃ | 4℃ |
纱布的干湿状态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种子萌发的数量 | 45 | 0 | 44 | 0 |
(1)根据该课题小组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可以探究_______等因素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装置①号和②号作对照,变量是___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根据装置③号和①号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________。
(4)以上实验设计中,能够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__。
(5)不能与②号形成具有单一变量的对照的装置有____________。
(6)如空气充足,①号培养皿中有5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34、下图表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神经元是构成_____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是_____,包括[B]_____和[D]_____两种。
(3)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A]_____,分布在全身各处。
(4)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_____,且能传导到其他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