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蛔虫病是感染率很高的疾病,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患者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女性也较常见,得了蛔虫病后患者常常会辗转不安、恶心、呕吐。蛔虫感染与饮食方式有关,即使是自家种的蔬菜,吃之前也要认真清洗,如果能用盐水泡半小时最好,并注意不要轻易生吃。下列关于蛔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体表有角质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C.蛔虫消化器官简单,有口无肛门
D.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2、扬子鳄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下列符合其主要特征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C.在水中产卵并发育
D.属于两栖动物
3、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建筑师”是珊瑚虫。珊瑚虫身体上生活的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当温度升高时,虫黄藻会逃逸,导致珊瑚虫群体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珊瑚虫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B.珊瑚虫是生活在海洋的单细胞动物
C.珊瑚虫与虫黄藻属于寄生关系
D.气候变暖可能会阻碍珊瑚礁形成
4、下列关于软体动物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贝壳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能产生珍珠
D.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5、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往往菌落较小
B.表面比较粗糙干燥,往往形成很大的菌落
C.菌落光滑或粘稠,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
D.呈大片的斑点状,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大
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后走进教室,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
B.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
C.甲烷菌生产沼气
D.蘑菇属于生产者
8、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D.雄蛙能鸣叫,招来雌蛙来抱对、产卵
9、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B.④是青霉,能从中提取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
C.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①②③,除①外,其它都属于真核生物
D.③④⑤都能产生孢子,③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还能进行出芽生殖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古文中动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没有脊柱
B.蛇的皮肤裸露分泌黏液
C.螃蟹附肢分节,营寄生生活
D.蛇和鳝都是爬行动物
11、生物个体之间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科
C.纲
D.界
12、下列哪项不是利用仿生技术制作的( )
A.国产大飞机C919
B.雷达
C.薄壳建筑
D.汽车
13、利用植物的组织能培育出新个体,其理论基础是( )
A.植物细胞是活的
B.植物细胞有全能性
C.植物细胞能进行分裂
D.植物细胞能长大
1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丰富。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内容?(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食性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免洗消毒凝胶可以有效清除和抑制手部细菌。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多细胞生物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靠孢子进行繁殖
D.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
16、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和松树的亲缘关系最近
B.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多
C.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海带、松树、菜豆、扬子鳄、藏羚羊
D.藏羚羊与扬子鳄都属于脊椎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们的最有效途径
17、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用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营养级 | a | b | c | d |
能量(J·m) | 141.10×105 | 15.91×105 | 0.88×105 | 871.27×105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属营养级是( )
A.a
B.b
C.c
D.d
18、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态系统随着生物种类越丰富往往越稳定
C.生态系统被破坏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导致了基因的多样性
19、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
A.小肠
B.皮肤
C.骨
D.骨骼肌
20、许多富含哲理的歇后语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动物的相关知识,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螃蟹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B.蝉、蜈蚣和蝗虫体表有外套膜防止水分蒸发
C.蜈蚣酷似沙蚕,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D.蝉、蝎子、蝗虫属于昆虫
21、减少____的排放,倡导“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22、我们常看到的丑陋的“毛毛虫”和美丽的蝴蝶是同一种生物,只不过它们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罢了。
(1)你认为“毛毛虫”处于发育的 时期,“蝴蝶”处于发育的 时期。像蝴蝶这样的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2)我们知道蝗虫与蝴蝶的发育过程不同,因为蝗虫没有经过 这个发育期,因此,像蝗虫这样的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23、青蛙的幼体叫 ______,用 ______呼吸。
24、宋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指_____性青蛙的鸣声,属于_____行为.
25、“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现有人口现状,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某男同学及其父母得知消息后很高兴,该男同学父母均为直发,而他为自然卷发,希望爸妈生一个卷发妹妹,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父母都是直发,而该同学是卷发,这一现象在生物学上叫 。
(2)直发和卷发是一对 。根据该家庭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直发和卷发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或a表示),则父母的基因组成是 。
(4)你认为这对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为自然卷发女孩的概率是 。
26、刚出生的小鸡,就能站起来走路,跟随母鸡去啄食,这是动物生来具有的本能,属于 行为;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是 动物出生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属于 行为。
27、科学家调查发现,有一种喜欢栖息在树干上的蛾,原本黑色蛾与白色蛾的数量大约相等,但在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后,黑色蛾的数量大增,白色蛾的数量则骤减,这种蛾在生物学上叫桦尺蠖,属于昆虫纲,在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它是由 控制的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极端,蛾属于 阶段.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止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你认为在桦尺蠖的 发育阶段施药最有效.
28、香烟中的 ,吸入它7秒后便进入脑组织,是引起烟瘾的主要物质。
29、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 _____ 因素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 _____ 反射。
30、小明不知道海马是哪一类动物,于是就查找了有关资料.资料上这样描述海马: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游泳,用鳃呼吸。由此你可判断,海马属于_______类,因为海马有两个能说明它是此类动物的重要结构特征: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1、请你用直线分别将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行为连接起来。
32、近视眼是由于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视网膜前方,所以需配戴凸透镜矫正。____
33、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 _____。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可以发现蚯蚓的身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____构成,属于 _____动物。
(2)观察蚯蚓的两端,可以发现它的头部不明显,不易区分前端和后端。通常情况下认为称靠近 _____的一端为前端。(填写蚯蚓结构名称)
(3)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它的体表有黏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的腹面,你的感觉是粗糙,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有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_____。蚯蚓靠肌肉和 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34、现有长势相同的小蝌蚪20条,培养器具2个,水草、食物、甲状腺激素制剂、河水等若
干,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发育,请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能否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2)作出假设:__.
(3)实验步骤:①向A、B两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水草和河水,并各放入10条蝌蚪.②给A喂正
常的食物,给B喂正常的食物外,还要适当喂__,做好观察与记录.
(4)预期结果:
①如果A组蝌蚪变成青蛙的时间比B组要长,说明甲状腺素__.
②如果A组蝌蚪变成青蛙的时间比B组要短,说明甲状腺素__.
③如果A、B两组蝌蚪变成青蛙的时间差不多,说明甲状腺素__.
(5)此实验中A、B两组起对照作用的是__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