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前后雨水充沛,以下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是(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光照
2、八年级程曦同学周末在家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探究,以下是他本次实验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 第一次获取食物时间 | 第二次获取食物时间 | 第三次获取食物时间 |
甲 | 6分56秒 | 4分31秒 | 2分43秒 |
乙 | 8分29秒 | 6分40秒 | 3分53秒 |
丙 | 4分40秒 | 3分05秒 | 1分36秒 |
A.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B.每只小鼠所用的时间不同,说明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实验中要让小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的迷宫
D.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十分广泛,下列有关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以菌治虫减少农药使用
B.制作馒头时,利用酵母菌产生的气体使馒头变得膨大松软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进入
D.利用甲烷细菌分解作物秸秆、人畜粪尿,能产生清洁能源甲烷
4、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妻中一方为患者,其基因组成为Ee,另一方表现正常。该对夫妻所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5、某同学根据某一标准把6种动物分成两个类群(如表)。你认为他分类的依据是( )
类群(Ⅰ) | 鲫鱼、朱鹮、金丝猴 |
类群(Ⅱ) | 河蚌、蝗虫、蚯蚓 |
A.体温是否恒定
B.生活环境的不同
C.生殖方式不同
D.体内是否有脊柱
6、提取人的血液可进行DNA鉴定。用于检测的DNA最可能来自血液中的( )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7、小张在长跑比赛中不慎摔倒,发生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骨又重新愈合。骨在愈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图中的( )
A.①骺端软骨层
B.⑤骨髓
C.④骨质
D.⑥骨膜
8、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未成熟的雌花套袋处理只能长出果实而没有种子
B.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
C.玉米种皮和果皮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D.一颗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西瓜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9、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关于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我们食用的主要是它的叶
B.苔藓植物的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
C.铁线蕨生活在阴湿的陆地,靠种子繁殖后代
D.苏铁属于裸子植物,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
11、某小组同学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时,选取甲、乙、丙3只小鼠,经过饥饿处理后,让它们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的迷宫,测得如下数据:分析表中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鼠 | 所用时间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甲 | 6分45秒 | 5分30秒 | 2分40秒 |
乙 | 5分33秒 | 4分10秒 | 2分03秒 |
丙 | 4分20秒 | 3分13秒 | 1分30秒 |
A.甲小鼠的学习能力最强
B.“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D.甲、乙、丙三只小鼠的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12、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态系统随着生物种类越丰富往往越稳定
C.生态系统被破坏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导致了基因的多样性
13、地衣被称为“拓荒先锋”,由两种生物共同构成,这两种生物是( )
A.真菌和苔藓
B.细菌和苔藓
C.真菌和藻类
D.细菌和藻类
14、假如你手上此刻有2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是多少个( )
A.640
B.1280
C.2560
D.5120
15、谷爱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自由滑雪金牌和奖牌得主,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于滑雪运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伸肘滑雪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B.屈肘拿起雪橇时,肘关节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围绕骨运动
C.完成滑雪动作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共同配合
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16、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宣传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C.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17、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从墨囊中喷出“墨汁”,这种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18、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在水中穿梭,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他们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
19、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航天员们历经120天完成了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关于拟南芥、水稻、生菜、小麦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等级 | 拟南芥、水稻、生菜和小麦的分类关系 | |||
种 | 水稻 | 小麦 | 生菜 | 拟南芥 |
属 | 稻属 | 小麦属 | 莴苣属 | 鼠耳芥属 |
科 | 禾本科 | 菊科 | 十字花科 |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A.表中所列的分类单位最小的是门,最大的是种
B.拟南芥与小麦的共同点比拟南芥与生菜的共同点多
C.水稻与小麦的亲缘关系比水稻与拟南芥的亲缘关系近
D.花、果实和种子不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20、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
B.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楚细菌的形态
C.真菌是原核生物
D.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
21、在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________存在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_________存在的。
22、在生物细胞(生殖细胞除外)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 对。
23、蚂蚁、蝴蝶、蝗虫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完全变态._________(判断对错)
24、仔细观察鸡卵结构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1)若上图为受精的鸡卵结构图,则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⑥]____,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是图中的[①]___。
(2)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__]卵黄和[⑨]_____。
(3)在煮鸡蛋的过程中有气泡冒出,说明[④]_____上有小孔,这也是鸡蛋保鲜期较短的原因。
25、海水和淡水中都生活着多种身体柔软,有贝壳或贝壳退化的动物,如扇贝、乌贼、河蚌等。这些动物被称为_____。其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_____。
26、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含磷和含______的无机盐。
27、你知道的两栖动物除了青蛙、娃娃鱼,还有_____、_____等。
28、芽接步骤:a选取健壮枝条,在芽下方2cm处和上方1cm处各横切一刀,再在芽左右1cm处各斜切一刀形成上宽下窄的______,除去芽片上的木质部,形成______。
b选取健壮的植株作为______,在砧木树皮上,用刀切割成“T”字形切口,刀口深至木质部。
c将盾形的______插入砧木“T”字形切口内,用切开的树皮紧贴着包住它,用胶带或麻线扎紧。
29、蝗虫有肌肉和_____,胸部具有三对_____和两对_____,既能跳跃也善于飞翔.
30、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_中,用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呼吸。
31、用线将如图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3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蛋白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33、我国鱼类资源丰富,鲫鱼就是其中的代表。下面为鲫鱼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_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2)图中属于鳍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鲫鱼在水中依靠____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俗话说:“鱼儿的生活离不开水”,鲫鱼在水中依靠图中⑦进行气体交换。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___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
34、实验探究题
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 实验材料及数量 | 实验材料处理 | 控制条件 | 实验现象 |
甲组 |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 适宜的温度、湿度 |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
乙组 | 同甲组 |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 A |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时取 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菌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无法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在机物生活,常常作为____________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