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A.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2、据报道,“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江苏、山东段2013年6月份试供水,年内将实现全线供水。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路线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天然河道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3、下列土地不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A.林地 B.水田 C.园地 D.建设用地
4、海上利用风能发电的优点是( )
A.投资成本低
B.解决了西部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
C.海平面没有遮挡物,风力足
D.稳定可靠,可大规模开发
5、“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配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B.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 汉族居住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7、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 )
①用焦炭炼铁; ②海产品罐头工业; ③水能发电; ④废铁炼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列属于我国地势对我国的气候产生的影响的是( )
A.使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东西方交通 B.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C.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产生丰沛的降水 D.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9、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10、下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⑤是( )
A. 朝鲜 B. 韩国 C. 菲律宾 D. 日本
1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由东向西递减
D.由北向南递减
12、2019年4月下旬美国政府宣布,从5月2日起将不再向进口伊朗(中东重要产油国)原油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予制裁豁免,以期全面封堵伊朗原油出口。据此回答以下小题。伊朗石油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
B.红海及其沿岸
C.里海及其沿岸
D.黑海及其沿岸
13、小明在路上看见一辆为“闽A-34567”的小轿车,这辆车来自( )
A. 福州 B. 合肥 C. 南京 D. 沈阳
14、下列地理特征不属于俄罗斯的是( )
A.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B.母亲河——伏尔加河
C.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核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兼跨亚欧两大洲,被公认为欧洲国家
15、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 )
A.机动灵活 B.投资少 C.快捷方便 D.运量大、运输距离长
16、我国纺织业中最重要的是( )
A.毛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17、下列地点中,与夏威夷距离最近的是( )
A.20°N,155°E
B.20°N,155°W
C.20°S,155°E
D.20°S,155°W
18、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19、下列现象不是由缺水造成的是( )
A. 2016年12月,昔日水天一色的鄱阳湖湖面变成了一条条“河沟”和“草原”
B. 河北省每年抗旱投资达2亿多元
C. 北京市的一些高层建筑供水变成了“夜来水”
D. 我国的森林资源有日益减少的趋势
20、东北三省包括( )
①河北省 ②黑龙江省 ③吉林省 ④辽宁省 ⑤湖北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1、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________。
22、在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3、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但我国夏季的低温中心却在 。该地区地处中低纬度,理论上不应该成为低温中心,它是事实上的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影响。
24、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
(3)据统计2014年末,青岛市常驻人口超过900万,其中登记流动人口超过200万,居全省首位。流动人口给青岛市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25、读下图的各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字母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省区名称 |
|
|
|
|
|
|
|
省会首府 |
|
|
|
|
|
|
|
26、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陆地地形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
27、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28、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 。
29、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 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30、我国青海省的简称是________。
31、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最快的时段是 ,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
A、新增人口数量多 B、人口增长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我国制定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
(3)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3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了我国气候具有的特征。____。
(2)图例乙代表的气候为____气候,该气候分布地区夏季降水主要受来自____洋的____(风向)季风的影响。
(3)图例戊代表的气候为____气候,影响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
(4)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气温或降水),产生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5)C、D两地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气温或降水),产生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3、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国家),B是_____(国家),C是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内海),②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甲是_____(山脉),是第_____和____级阶梯分界线;乙是_____(山脉)位于第______级阶梯;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青海省,其省会是________。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各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大家庭。各民族有的人口很多,有的人口很少,但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国有几个自治区?分别有哪些?
(3)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35、我国河流众多,利用你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高原,上游____(水或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____;下游流经____(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____洋。
(2)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____月和____月。
(3)请推测一下,长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会出现在____月。
(4)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是____。
(5)我们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防治和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6)位于长江中上游某茶园每年四、七、十一月人工锄草三次,土壤肥力“消瘦”,茶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把羊引进茶园,节省了人力又保持了水土,分析人工锄草导致土壤肥力“消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