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的省级行政区中,不相邻的一组是( )
A.山东、山西
B.河南、河北
C.湖南、湖北
D.广东、广西
2、下列河流中,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无结冰期的是( )
A. 松花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珠江
3、东南亚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主要咽喉要道是下图中哪个海峡( )
A.
B.
C.
D.
4、“人民币上学地理”, 20元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A.壮族 维吾尔族
B.蒙古族 藏族
C.壮族 藏族
D.回族 维吾尔族
5、我国冬季风活动强烈,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6、南方旧式屋顶的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通风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泻
7、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通过读以下北京地形图能够得到的信息是( )
A.北京位于半湿润地区
B.名胜古迹众多,有长城、明清故宫等
C.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D.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8、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B. 黄河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C.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D. 湖口、桃花峪是其上中下游分界
9、山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优势,也有劣势。下列不属于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部门的是( )
A.林业 B.牧业 C.采矿业 D.耕作业
10、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明下列的做法,合理的是( )
A.经常不关灯
B.提倡光盘行动
C.垃圾随意丢,不分类
D.每次洗碗都使用大量洗涤剂
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南、华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北、华北
12、读“地球光照图”,关于图示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昼长小于乙地
B.图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C.甲地正值日出,乙地位于低纬度
D.甲地位于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
13、关于我国纬度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
B.我国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
C.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无寒带
D.我国全部在北温带
14、下列关于图中流经4个省区的河湖判断错误的是( )
A.流经A省区的河流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B.流经B省区的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
C.流经C省区的河流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D.位于D省区的湖泊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15、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A.计算机制造 B.飞机制造
C.旅游农业的兴起 D.移动电话的普及
16、我国的“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是指( )
A.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宁夏平原
17、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是( )
A.修水库及堰塘 B.南水北调
C.浪费水和水污染 D.修建水电站
18、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 B.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
C.我国大部位于北温带和寒带 D.我国领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19、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
A.国民经济的主导
B.国民经济的基础
C.国民经济的关键
D.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0、下列全部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煤炭、石油
B.太阳能、水能
C.石油、核能
D.煤炭、水能
21、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_________集中产区,北方属________集中产区。
2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____。
23、成都平原素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 ”。
24、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的 ,最大的渔场是 的 .
25、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位居于世界第三位,海洋面积广阔, 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内海。
【2】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中心,他们分别是四川西昌、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和海南文昌,其中甘肃酒泉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 ,山西太原所在省的简称是 。
【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以 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4】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条外流河是 。
26、位于京广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的著名城市是_______。
27、21世纪,人类面临水危机。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水资源属于________(可、非可)再生资源,左图反映了水资源严重________的现象。
(2)我国水资源人均________(多、少)。右图是标志,其含义是:________。
(3)请你为“世界水日”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语:________。
28、喀斯特地形特指我国的 地形区。
29、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___________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0、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西隔______ 海峡与______ 省相望。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①__,②__,③__,④__.
(2)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地理界线是:__线,这条分界线大致和__毫米年降水量线一致.
(3)从地形看,林地主要分布在__地区.
(4)从干湿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32、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的发源地是____(地形区)。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说明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
(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可见沿线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
(4)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都调水到____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
33、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稻产区与小麦产区的分界线山脉①是____。
(2)图中a、b、c、d是我国的四大牧区,畜种以三河马、三河牛为主的是____牧区,右图所示的是____(选填“牧区”或“农耕区”)畜牧业的景观。
(3)图中A省区的主食多为____,作物熟制多为____。
(4)图中B是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主要受我国____(气候特征)影响。
34、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海洋分别是:
① _______海;②_______海;③_______海
(2)图中的④是 河和⑤是 江,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填序号)
(3)A处是我国最大的 渔场,位于 海;B处是我国最大的 盐场。
35、读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山,注入_____海。
(2)黄河在A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____________平原。
(3)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为_______,B、C之间的黄河中游,主要流经______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