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在参加地理科技竞赛时,遇到如下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 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 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黄土质地疏松
2、下列铁路枢纽中,表示徐州的是( )
A.
B.
C.
D.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哪个地区的春旱问题(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受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下列土壤类型中,适宜种植春小麦的是( )
A.黑土
B.红壤
C.黄土
D.紫色土
5、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洋运输相比,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实现上述两地间的货物运输,其主要优势是( )
①单次运量更大 ②受天气影响小 ③线路距离较近 ④速度快、耗时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的便捷铁路线,线路中班列最不可能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兰新线
B.陇海线
C.成昆线
D.京沪线
7、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与其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陕西—秦—太原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青—南宁 D.贵州—黔—贵阳
8、黄河、长江源头都位于( )
A.青海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云南省
9、下列有关气候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实例,不符合事实的是:
A.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B.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
C.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
D.亚马逊地区的居民住冰屋
10、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牦牛粪( )
A.来自“沙漠之舟”——藏牦牛
B.在墙上晒干后可作为生活燃料
C.已经全部被清洁能源所替代
D.在我国所有牧区均可推广使用
【2】青藏地区的清洁能源主要是( )
①煤炭 ②太阳能 ③地热能 ④石油 ⑤水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澜沧江
B.珠河
C.雅鲁藏布江
D.长江
12、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居住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D、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很不得力
13、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
A.彝族—泼水节
B.高山族—元宵节
C.藏族—雪顿节
D.蒙古族—丰收节
14、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每种地形分布集中
B.山区面积广大,地表形态比较单调
C.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沿海降水丰沛
15、水能、太阳能、地热资源都很丰富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6、小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为“鲁A﹣32772”的小轿车,这辆车来自( )
A.济南 B.合肥 C.南京 D.沈阳
17、油纸伞是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油纸伞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它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油纸伞可能起源于我国(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四种“美食”,最可能产自该地区的是( )
A.
B.
C.
D.
18、玉门关位于我国甘肃西部,最早是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时设置的一道重要的关隘,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读玉门关位置示意图和沿玉门关所在纬度作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玉门关位于( )
A.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D.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2】我国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三级阶梯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③许多大河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④各类自然灾害频繁,集中发生在阶梯交界处
⑤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农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19、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0、读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地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5℃左右
B. 图中B地河流冬季不结冰
C. 图中A地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
D. 图中B地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
21、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2、北方地区的气候以____气候为主,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
2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天然分界线是长江_____(判断对错)
24、我国有众多的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25、香港由 、 、 三部分组成。
26、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我国位于____洲东部,____洋西岸。
27、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水利枢纽.
28、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__________(国家)侵略者,收复台湾。
29、人们把利用________ 、________ 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________ 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而且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________ 和________ ,所以说,农业是支撑________ 建设与发展的________ 。
30、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____,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山,依次流经了我国的____高原、____高原、____高原、____平原,最终注入海洋。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平原,④____平原。
(3)初春时节,黄河部分河段往往形成凌汛,图中甲、乙两处,容易形成凌汛的是____处。
(4)支流名称:①____;②____
32、2014年12月26日,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高铁开通,贯穿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全长1776公里.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铁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结合“兰新高铁图甲”“该地区干湿区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知兰新高铁与原兰新线相比多经过了 省,结束该省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其所在的 高原,也迎来了“高铁时代”,兰新高铁成为中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的高速铁路.
(2)图乙中,兰新客车专线经过的干湿区有干旱区和 区,铁路沿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
(3)铁路沿线的人们从事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业,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还发展了灌溉农业,当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遭遇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是 (单项选择).
33、某地质勘探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前,利用等高线图(下图)了解当地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____,该地区最高峰是____。
(2)写出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E____,F____。
(3)甲A山峰的海拔范围为____,F的相对高度为____,河段G流向是____。
(4)甲、乙两个居民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约是____米。
(5)甲小组成员发现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有一条河流不存在,该河流是____,理由是____。
34、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___________地区B._____________地区C.___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该区的植被由东到西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这里的人们在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河天山山麓,利用河水和__________ 水,发展了___________ 农业.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_河一线。
(4)确定B、D两地区的界线以____________为划分的主导因素。
3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一些国家妄图通过边境问题和国土问题挑衅中国。作为青少年,认识和掌握祖国的领土、领海、邻国等基本信息尤为重要。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领土总面积约为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位。
(2)我国领土最南端A____(岛礁名称)位于____带(温度带),属于____(省区简称)。
(3)B____岛是我国第____大岛。
(4)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C____海、黄海、D____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宽度为____海里。
(5)2020年6月,邻国①____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界,被解放军击退;隔海相望的邻国②____无视历史和国际公约,公开宣布钓鱼岛为其所有,遭到全国人民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