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B.计划生育政策将取消
C.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D.增加劳动力供给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目前多种“疾病”缠身(如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与母亲河“疾病”对应错误的是( )
A.“大量脱发”——草地退化
B.“动脉阻塞”——凌汛
C.“腹泻”——洪水
D.“脚肿”——地上河
【2】治疗“腹泻”的有效措施有( )
A.加固大堤坝
B.退田还湖
C.造林种草
D.裁弯取直
3、云南省普洱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牧区的省区是 ( )
A. 新疆 B. 内蒙古
C. 青海 D. 云南
5、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下列哪一组山脉构成的( )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唐古拉山
6、当发生泥石流时,我们选择的逃生方向是( )
A. 迎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B. 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C. 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D. 站在原地,等待救援
7、快递行业既方便了生活,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快递用到的纸盒,原材料主要来自(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海洋资源
D.土地资源
【2】日常生活中,你会将废弃的快递纸盒投放至( )
A.有害垃圾箱
B.厨余垃圾箱
C.其它垃圾箱
D.可回收垃圾箱
8、河北境内分布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A.回族、藏族 B.满族、回族
C.满族、哈萨克族 D.蒙古族、朝鲜族
9、我国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
B.
C.
D.
10、在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行政区是
A.台湾和香港
B.香港和澳门
C.澳门和珠海
D.香港和深圳
11、318国道东起上海,西至西藏日喀则,是中国最长的国道。318国道一路经过多种地形,拥有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路虽人为,景乃天造,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318国道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景观大道从起点到终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穿过第三和第二级阶梯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2】318国道从东向西依次经过了( )
A.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3】318国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②推动科技进步③开发沿途区域的旅游业④加强东部和西部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季风气候 B. 洋流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13、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 )
A.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
C.黑龙江省漠河
D.黑龙江省黑龙江
14、下列自然灾害中,直接与冬季风相关的是( )
A. 寒潮和冻害 B. 台风和暴雨 C. 雷电和冰雹 D. 高温和干旱
15、因地制宜是我们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读图,完成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发展方向错误的是( )
A.甲地:发展林业 B.乙地:发展水稻种植业
C.丙地:发展种植业 D.丁地:发展渔业
16、下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7、下面各省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
A. B.
C.
D.
18、下列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
B.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
C.开垦农田
D.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大坝淤地
19、下列山脉与其走向组合正确的是:
A、横断山——南北走向
B、阿尔泰山——东北—西南走向
C、长白山——西北—东南走向
D、天山——南北走向
20、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低温冻害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农作物一年三熟
⑤地势平坦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21、_____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_____”之称。
2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3、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________(过快、过慢)造成的。解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
24、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____海,得天独厚的____交汇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分布区,____是这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25、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东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海西经济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西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一水”指的是B_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沟通了东海和C_____________海,加强了我国南北方的海上联系。
(2)①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市,该市风景名胜众多,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
(3)②___________省和④_____________省大致以___________山脉为界。
(4)海西经济区北接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__工业基地,南临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6、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写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
27、___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28、影响我国的季风:
季风 | 源地 | 风向 | 性质 |
夏季风 | ____ | ____ | ____ |
冬季风 | ____ | ____ | ____ |
29、下列货物适宜由汽车运输的是( )
A. 1000吨钢材从包头运往北京 B. 10千克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拉萨
C. 1000吨煤从秦皇岛运往广州 D. 2吨苹果从郊区运往城区
30、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______显著。我们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是_______气候(填气候类型)。
31、读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C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8 | 13.6 | 12.9 | 16.4 | 18.9 | 19.9 | 22.5 | 22.7 | 21.7 | 19. 2 | 16.7 | 14.1 |
降水量/mm | 80 | 86 | 60 | 30 | 7 | 2 | 0 | 1 | 7 | 13 | 26 | 79 |
(1)根据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B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根据C地图表分析可知,C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除了________洲以外,其余六大洲均有与C地相同的气候类型。
(2)A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B.C两地中,雨热同期的是___________。
32、下图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_______盆地,东侧是___________平原。
(2)以曲线b为界,甲乙两区域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___________区域。
(3)菏泽市位于___________(季风或非季风)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其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抵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请读“黄土高原图”,完成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B.____(山脉)C.____(山脉)D.____(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②____④____。
(3)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特点是____,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任答其中两点);人为原因有②____(任答其中一点)。
(5)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退耕还林还草
D.大力发展交通
34、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山脉A是 ,其北侧的地形区是 .
(2)山脉B是 ,它位于我国第 、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 ,因为其海拔最高而被称为“ ”;
(4)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 ;E是 山脉.
35、读“我国36°N,120°E附近1950年和199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图相比,乙图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两点)
(2)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海平面下降 ④酸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3)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工程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