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泰安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1为中国疆域图,图2为钓鱼岛常态化巡航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     

    A.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最东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C.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D.与韩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2】钓鱼岛所属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3】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             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台湾省境内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①地震②寒潮③台风④霜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3、下列货物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1吨葡萄从山东运到上海销售——管道运输

    B.1吨活鱼从深圳水库运到南山市场——公路运输

    C.5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深圳——公路运输

    D.10000吨大米从南京运往天津——水路运输

  • 4、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 :

    A. 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B. 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C.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D. 自东向南逐渐减少

  • 5、为了让古老藏毯技艺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当地企业融合现代地毯编织手法,将藏毯产品从最初的手工编织,延伸到机织、手工枪刺、荧光等多种样态。如今,青海藏毯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远销海外,以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和雄奇。完成藏毯的主要原料最可能是(     

    A.羊绒

    B.棉花

    C.蚕丝

    D.化纤

  • 6、在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下图)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面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实现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充分地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

    B.每天都能稳定的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

    C.风车和太阳能发电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D.风车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无法实现互补

    【2】“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建设在沿海滩涂的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电能存储

    B.减少噪声污染

    C.提高土地利用率

    D.减少水体污染

  • 7、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A. 大雪   B. 台风   C. 沙尘   D. 霜冻

  • 8、我国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有利于发展不同的农业部门

    B.不利于发展旅游业

    C.有利于各地发展高速路运输

    D.不利于发展采矿业

  • 9、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23.5°N穿过台湾省

    C.大部分位于北寒带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东岸

    【2】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海是渤海和台湾海峡

    B.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米

    C.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约5500米

    D.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1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句谚语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A.风土人情

    B.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日常生活

  • 11、全球最大也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今年正式对全世界科学家开放。它于2016年在贵州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并投入使用。“天眼”落户贵州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C.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利于雨水下渗

    D.湿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 12、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延安吴起镇(     

    A.经过秦岭和淮河

    B.主要位于季风区

    C.经过自然环境最湿热地区

    D.依次经过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多依附于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大城市市场广阔   B、大城市人口众多

    C、大城市科技力量雄厚   D、大城市工业发达

     

  • 14、强强在课堂上当了一回地理学家,你知道他正在讲述的内容与下图资料对应的地理学习内容是(   )

    A. 气候分布   B. 板块构造

    C. 海陆分布   D. 地图绘制

     

  • 1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B.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C. 有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

    D.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人内地

     

  • 16、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台湾的莲雾、荔枝。这说明我国(     

    A.气候差异显著

    B.季风气候影响大

    C.降水差异明显

    D.夏季普遍高温

  • 17、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你知道台湾的气候吗(     

    A.热带气候

    B.亚热带

    C.温带气候

    D.寒带气候

  • 18、下列山脉走向与长白山走向一致的是( )

    A.南岭

    B.巫山

    C.横断山

    D.天山

  • 19、下面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D.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 20、读“某校同学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题。

    用该示意图可以解释我国

    A.气温南北变化

    B.降水东西差异

    C.河流开发方向

    D.土地利用方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海洋大国,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由北往南依次分别是    

  • 22、青藏高原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主要农作物有   、小麦等.

     

  • 23、人们形象地把煤炭称为“________”,把石油称为“________”。

  • 24、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实际上是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_______平原构成。

  • 25、我国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是________省,我国陆上与俄罗斯有漫长边界的省是________省。

  • 26、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下列现象是否是自然灾害:①台风来临,庄稼被毁(_____);②工业废水污染河道(_____

  • 27、你认识下面的省区吗?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省区

     

    轮廓

     

    名称

     

    陕西省

     

    _____

     

    黑龙江省

     

    省会

     

    ______

     

    广州市

     

    _______

    简称

    ______

    _______

     

     

  • 28、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以南地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以________为界,春小麦的分布主要在该线以_______.

     

  • 29、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______,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___________也加剧了缺水程度。因此,节约用水、保护__________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 30、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温度带)

    (1)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四川盆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北端位于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最东端位于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

  • 32、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画“√”)

    运输对象

    起止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空运

    管道

    100吨棉花

    吐鲁番﹣上海

     

     

     

     

     

     

    1万吨煤

    秦皇岛﹣厦门

     

     

     

     

     

     

    2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800吨原油

    克拉玛依﹣乌鲁木齐

     

     

     

     

     

     

    50万吨大米

    武汉﹣南京

     

     

     

     

     

     

    3吨活鱼

    郊区水库﹣市区

     

     

     

     

     

     

     

     

  • 33、某中学某班的同学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三大组,搜集我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PPT的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回答问题。

    【服饰组】服饰组的同学分别从原料、传统藏抱多用耗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样式、穿法等方面介绍了藏袍(图1)。

    (1)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通过藏袍原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以____业为主;藏袍独特的穿法适应了当地气温____的特点。

    【饮食组】饮食组的同学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2)四川盆地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光照不足;由于地势特征是____,湿气易集中,难散发。为了驱湿,古人做菜加入辣椒,逐渐形成了以麻辣味为特色的川菜。

    【民居组】民居组的同学分两小组,分别从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干栏式”民居(图2)和“海草房”民居(图3)。

    (3)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以适应当地____的气候特征。

    (4)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具有百年历史的海草房建筑就地取材,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墙壁厚,作用是冬季可以____;屋脊高高隆起,用海草盖屋顶,作用是夏季可以____,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探究结论】

    (5)我国传统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____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34、读中南半岛地形和气候图,回答问题。

    (1)小明读图后对湄公河作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发源于青藏高原B.流经多个国家C.自北向南流D.注入安达曼海

    (2)湄公河的上游叫________江。从地形的角度看,小明认为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内航运条件好,你认为这种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读曼谷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归纳其气候特点________

    (4)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 35、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是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大致呈从________延迟的规律,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____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位置。

    (2)哈尔滨和西宁入冬时间相近,原因是哈尔滨____高,西宁____高。

    资料: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容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高铁。不同于乘坐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美风光

    (3)根据资料,将“越冬专列”沿途从北向南可能观赏到的景观图片序号与相应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序号编组,填入下表,并回答问题。

    从北到南的景观

    (填序号)

    ____

    ____

    ____

    ____

    相应气候类型

    (填字母)

    ____

    ____

    ____

    ____

    上述组合的理由是____(答出一项即可)。

    (4)说明乘客选择“越冬专列”高铁运输方式的理由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