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⑤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运河或海峡,是两大洲但不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条河流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B.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C.乙河流量大、汛期长
D.甲河最终注入渤海
【2】图中河流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乙河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C.甲河下游江阔水深,通航能力很强
D.乙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4、下列表述,与图示漫画的含义相符合的是( )
A.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B.受我国地势影响两河均东流入海
C.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
D.同受夏季风影响,夏季为河流汛期
5、东线和中线工程的水主要调往(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陕北地区
6、小兰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地区,那里山美,溶洞多;水秀,江清水碧,四季如春;山间小盆地是当地主要的农耕区。”小兰的家乡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4+2+1”家庭模式成为当前中国家庭的主流模式之一,也就是说夫妻两人需要赡养4个老人和抚养1个孩子。下图反映出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和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①计划生育的国策应该取消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③实施全面三孩政策④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
A.窑洞、信天游
B.蒙古包、变脸
C.高脚屋、孔雀舞
D.四合院、京剧
9、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湿润区的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0、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充足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海拔越低,气温越低
12、俄罗斯交通运输发达,从下图看俄罗斯货运的主要方式是( )
A.铁路和公路 B.公路和管道 C.管道和铁路 D.铁路和海运
13、扬州市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山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B.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农业基地
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以上的地区
D.我们日照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5、黄河没有流经的高原是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16、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
A.厦门
B.汕头
C.深圳
D.珠海
17、生活中的许多广告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的广告词是
A.休闲养生地,大美长白山
B.七彩云南,梦幻丽江
C.苗乡侗族情,美丽黔东南
D.东方古都,长城故乡
18、世界上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1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我国人口约14.2亿,吉州区人口教为402669人。请完成下面小题
【1】吉州区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2】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①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②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③放开三孩政策 ④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贵阳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区,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武汉
D.④省是我国位置最北的黑龙江省,简称吉
【2】图示省份中,民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省区内有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22、(题文)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
23、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
24、我国西部地区________ 广布,以________ 业为主,那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分别是________ 牧区、________ 牧区、________ 牧区和________ 牧区。
2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南往北可以划分为________、亚热带、________、中温带、________、高原气候区。
26、下图是长江流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大河。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游河段,图中M是______水利枢纽,它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体现在:______(任意写出两方面)。
(3)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地区,该工程为分东线、______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4)下列省区中,长江干流未流经的是______。
A.云南
B.湖北
C.浙江
D.安徽
27、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8、青藏高原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主要农作物有 、小麦等.
29、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_____,它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分界线.
30、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其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_______省。
3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
(2)图中省区B是____(名称),C是____(名称);D省的行政中心____;E省的美称为“春城”;其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每年4月该地主办的传统节日____。古人流传“五羊衔谷,萃于楚庭”主指今天的____(城市)。
(3)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原因;“小三江”的大米以其营养高、环保生态、“品质”高在威海超市倍受青睐,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东北大米“品质高”的原因。(至少2点)____。
3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位于_____(南、北)半球,_____(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经纬度_____。
(3)按高中低纬度划分,C点位于_____纬度,按五个温度带划分,C点位于_____带
(4)ABC三点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是_____。
(5)A点位于C点_____方向。
33、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下图为山西省略图。
(1)山西省界随着山河走,指出山西省的阶梯位置及邻省名称。
(2)阅读图文资料,指出流经山西省的黄河的支流名称及流向。
(3)阅读图文资料,描述山西省的地势特点。
(4)阅读图文资料,指出山西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胜古迹。
34、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长江、黄河”双河流域的探究式学习。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河流概况】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____高原,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____。
(2)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两条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其中,长江被称为是“水能宝库”,长江上游的三峡水利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请从地形角度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
【探究二 水文特征】
(3)长江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____”的盛誉。
(4)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①河套平原和②宁夏平原。这里被称为“塞上江南”,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
(5)黄河含沙量极大,在下游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上河”的成因:____。
【探究三 流域问题对比】
(6)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长江中、下游的治理重点是____(气象灾害)和水污染、水浪费问题。
(7)黄河中游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黄河存在凌汛问题,①-⑤段中,凌汛易发生于____和⑤河段。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虽然可以造就更多劳动力资源,但对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需求随之更大
材料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 “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图甲)。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乙)
(1)从材料一可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________亿人。
(2)材料二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有: 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和________。列举出我们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____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__________,以西人口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B.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发展规划 D.自然条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