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东部地区雨带一般每年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9月开始南撤,10月退出大陆,图为“我国雨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总有一段阴雨连绵的雨期(梅雨),该雨期一般出现在( )
A.4月
B.5月
C.6月
D.8月
【2】有关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开始早,结束晚,雨季短
B.南方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C.南方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开始晚,结束早,雨季长
【3】为提倡绿色出行,便于雨天外出,在居民区、酒店、校园等地点提供雨伞共享服务。从降水角度看,四个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哈尔滨
B.广州
C.西安
D.乌鲁木齐
2、下列铁路枢纽中,表示郑州的是( )
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中有误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 B.云贵高原地势崎岖
C.黄土高原石灰岩广布 D.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4、“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是指( )
A.巴颜喀拉山
B.唐古拉山
C.秦岭
D.南岭
5、(题文)在某地美食一条街,来自成都的贝贝和玲玲如果想吃家乡菜,应该进的美食店(按招牌选择)是( )
A. “湘菜” B. “粤菜” C. “鲁菜” D. “川菜”
6、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____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 )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A.9/4
B.4/9
C.8/3
D.3/8
7、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状况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
A.①修筑挡土坝,②修筑梯田,③种植优质牧草
B.①修筑梯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
C.①开挖鱼塘,②打坝淤地,③种植山杏
D.①开挖鱼塘,②种植谷子,③建设人工草场
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中国
C. 俄罗斯 D. 美国
9、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会导致:( )
A.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B.就业困难 C.上学困难 D.劳动力不足
10、将一吨活鱼从玉林市运到贵港市城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11、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 )
A. 大城市要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B. 实行“二胎”政策,提高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C.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D. 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不生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13、下列各区域,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吐鲁番盆地
C.深圳、珠海、大连、上海
D.河南、广东、湖南、河北
14、广西螺蛳粉中重要的配料是酸笋,酸笋用的是夏天产的竹笋,笋适合生长在哪个地形区( )
A.云贵高原
B.东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5、下列有关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货运量大②黄河的地上河分布在黄河中游③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④综合治理黄河,重点是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谚语“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中描述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南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17、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①朝鲜 ②日本 ③俄罗斯 ④越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青藏高原隆起是由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19、我国国土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纬度差异 B. 经度差异 C. 地形差异 D. 海陆位置
20、读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与巫山相邻;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回答李白乘坐的船航行在(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珠江
21、香港经济以________ 为基础,以加工业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为支柱.
22、在表中相应的位置填写我国四大高原名称。
高 原 形态特征 | 地势高峻 雪山连绵 | 辽阔坦荡 草场广布 | 地形崎岖 石灰岩广布 | 沟壑纵横 黄土广布 |
高原名称 |
|
|
|
|
23、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 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24、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位,与 个国家相邻。
2、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 、 、 三级。
3、黑龙江省的 到云南的 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4、在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 ;只有 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5、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6、我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四川盆地属于那个 带。
7、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
8、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被称为 ,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被称为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我国 (选择“内陆”或“沿海”)地区。
25、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
26、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其水量多的原因是 。
27、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____,中、下游分界点是____。
28、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 ,提高人口的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9、内蒙古主要是 牧场,新疆主要是 牧场。
30、我国共有___________个民族, 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其他民族人口较少,称为 。
3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
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
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1)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级阶梯。
(2)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经过的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的大致趋势是____。
(3)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
(4)青海省的西北部还有被称为“聚宝盆”的____盆地。
(5)请从能源和环境角度分析,该工程建成后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能源:____。环境:____。
(6)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____。(答出一点即可)
3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A、B、C三地,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1)B地应选择__,原因是__。
(2)C地应选择__,原因是__。
(3)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有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等。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A、B、C、D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B____。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城中高寒区面积广的是____;河湖众多,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均填字母)
(3)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A的是____,属于区域D的是____。(填字母)
a.跳锅庄舞 b.赛龙舟 c.赏冰灯 d.那达慕大会
35、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B_____;海峡:C_____;高原:H_____。
(2)图中半岛①是______,该地区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
(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流向呈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