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下列与地理环境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A.春种秋收
B.工程选址
C.电子产品更新换代
D.商业网点布局
2、对于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以下行为错误的是( )
A. 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B.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C. 节能减排 D. 提倡用充电电池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南北普遍高温
C.南北气温差异大
D.西高东低
4、11月25日至26日,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研讨会暨新一代全球海洋再分析产品发布会在天津召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津濒临的海域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图中B盐场为( )
A.布袋盐场
B.长芦盐场
C.淮北盐场
D.莺歌海盐场
【3】下列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B.合理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C.海水在流动,不用考虑污染问题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5、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B.气候是华北平原气候的缩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利用本地的科技智力资源等优势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D.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香港到北京乘坐京广线铁路列车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6、对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地表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7、下列城市中,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是( )
A.伦敦 B.沈阳 C.北京 D.罗马
8、下列工程中不属于西部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是
A.青藏铁路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南水北调
9、电影《超强台风》里出现的主要自然灾害属于
A. 地质灾害 B. 气象灾害 C. 人为灾害 D. 水污染
10、内海是指四周被大陆、岛屿或群岛所包围,但有狭窄水道或海峡与大洋相连的海。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是( )
A.黄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11、“此刻,我正在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这是孟晚舟在加拿大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回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结合“中国政区及其经纬度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孟晚舟的“家”指的是“伟大祖国”。关于这个“家”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C.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帕米尔高原
D.有漫长陆界线,有14个陆上邻国
【2】图中①②③④海域分别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漠河—腾冲为界
B.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应继续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2、读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的简称是( )
A.新
B.藏
C.青
D.川
【2】图中③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3】图中①②③都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均匀分布
B.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自治区
C.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3、下图是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B.东部人口比西部少
C.东部人口密度大
D.西部人口密度大
1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A.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B.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C.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D.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15、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和以北的河流相比较,其水文特征错误的是( )
A.流量较丰富
B.含沙量较小
C.汛期较长
D.结冰期较长
16、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十分合理 B. 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C. 耕地、草地比重小 D. 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17、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18、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是( )
A.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小
B.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C.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
D.耕地、林地比重大
【2】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B.保护耕地的数量
C.培育良种,科技兴农
D.提高耕地的质量
19、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
A.23个 B.27个 C.32个 D.34个
20、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旱灾
21、我国有众多的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2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
23、将表格中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补充完整。
名称 | ___ | 湖南省 | ___ | 海南省 | ___ |
简称 | 新 | ___ | 赣 | ___ | 桂 |
2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_, 西至________省的________.
25、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只有 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6、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图中A山峰位于我国和________(国家)交界处;B是________盆地,该盆地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沙漠;F是________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图中E河流是________,它是我国最长的________(内流或外流)河;G河流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洋。
(4)图中①和②所在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____”之称。①和②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____处。
27、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6分)
28、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 、 、 。
29、我国根据各地的_地理位置__________、_自然环境__________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可以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30、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 线分布的特点。
31、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旱地/水田)
(2)耕地类型A和B大致以________线为界,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________℃等温线及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C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地。
(4)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与________(耕地、草地和林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我国为此把18亿亩耕地确定为耕地保护的“红线”。
(5)图中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D.D区域
(6)下列各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________。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耕地、林地面积比重较大 B.我国对于草场的利用很合理
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小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图中A、B、C、D四地中,小李的家乡位于的_________地,小王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_______地。老张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地,其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以_______、林业、渔业等部门为主。
(3)某大型制糖厂为扩大销售市场,准备设立分厂,如果在C地设分厂,你认为该厂的原料是________,如果在A地设立分厂,你认为该厂的原料是________。
33、我国山脉纵横,地形复杂多样。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序号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其中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②的名称是____,里边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青藏高原的盆地____(填序号),素有“聚宝盆之称”;物产丰饶,农业发达,素有“紫色盆地”之称的④是____.
(2)我国最大的平原a是____;高原Ⅳ是____,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3)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城市),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城市)。
(2)A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具有那些作用。
(3)长江上游与其他河段相比水能更丰富,原因是____。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是从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的水库调水至北京、天津等地,在图上标出汉江。
(5)图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
A.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长江中游的含沙量增大
D.减轻下游的防汛压力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辽宁省阜新市有百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曾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以煤电产业闻名,被称为“煤电之城”。但因资源枯竭、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及环境污染问题。自90年代起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8年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阜新市推动经济转型,风力发电和装备制造业得到发展,利用废弃矿区建设汽车、摩托车赛道,打造“百年国际赛城”,推进矿山公园建设和绿色循环工业生产,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下图示意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阜新市地处北纬42度种植业黄金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人均耕地面积全省最高,是辽宁省的重要农业区域。近年来,阜新市开始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仅稳定了玉米产量,还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下图示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1)我国工业分布____(均匀/不均),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____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工业中心大多沿____、沿海和沿交通干线分布。
(2)阜新市位于____工业基地,阜新被称为“煤电之城”是因为当地有丰富的____资源,这种资源属于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由此推断该城市工业以____(重工业/轻工业)为主,近年来,阜新市为推动经济转型,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
(3)说出阜新市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____阜新市耕地类型主要以____为主,当地种植的____(花生/油菜)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4)说一说阜新市采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两种作物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多产高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