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
A.青海牧区
B.内蒙古牧区
C.新疆牧区
D.西藏牧区
【2】②地区是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中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③地区的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充足
2、随着石家庄至郑州铁路的通车,京广高铁实现全线贯通,除以上提及的城市外,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
A. 天津 、 武汉 B. 武汉、 长沙
C. 济南、 长沙 D. 长沙、 南昌
3、与我国陆地相邻,且为内陆国的是( )
A.朝鲜 B.俄罗斯 C.印度 D.蒙古
4、每年除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准时直播,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当地震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身处户外时,应躲到附近房屋外墙窗下避震
B.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区
C.身处高楼时,应迅速跳楼逃生
D.身处街道时,立即跑到最近房子里面避难。
6、下列自然灾害中,在蚌埠地区不常见的是
A. 干旱 B. 洪涝 C. 泥石流 D. 寒潮
7、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的祖籍大多是( )
A.福建
B.广东
C.广西
D.海南
8、下列关于“前店后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台地区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B.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香港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
C.台湾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台湾扮演“厂”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店” 的角色
D.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港澳负责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珠江三角洲在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A.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人口分界线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10、“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下列哪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
A.黄土高原地区
B.北京市
C.云南省
D.贵州省
1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B. 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C. 冬春季降水多,夏秋降水少 D. 春夏多、秋冬少
12、在学习地形地势时,晓涵找到了一张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晓涵找到的剖面图缺失了横坐标,图中的横坐标最有可能是( )
A.纬度
B.经度
C.海拔
D.深度
【2】由“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地势起伏的
B.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陆地最大高差约5000米
13、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以政令形式保护自然资源的国家,禹治国时即“春三月,山林有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以成鱼鳖之长。(网罟:渔网一)据此完成下题。我国目前一些做法与古时政令基本一致的是( )
①在黄海、东海和南海执行海区伏季休渔制度②青藏高原设立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
③在内蒙古牧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④在黄土高原适宜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4、降水的主要形式( )
A.降冰雹
B.降雪
C.降雨
D.降霜
15、既是我国领海,又是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6、习惯上,山区是指
A.山地、平原、丘陵
B.山地、丘陵、海拔很高的盆地
C.山地、平原、崎岖的高原
D.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
17、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局部地区主要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东部沿海地区
B.水能丰富地区
C.河运发达地区
D.矿产丰富地区
【2】长江为沿岸工业中心提供( )
①便利的航运②充足的水源③肥沃的土壤④丰富的水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②④
【3】与其它工业基地相比,丁工业基地发展的特有优势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工业基础雄厚
C.劳动力丰富
D.毗邻港澳,多侨乡
18、香港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两种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筑水平高
B.海景秀丽
C.人多地少
D.资金充足
19、沿桂海高速公路旅游带不能看到的是:
A、桂林山水 B、北海银滩 C、边关风情 D、傣瑶风情
20、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
A. 东南丘陵 B. 太行山脉 C. 秦岭 D.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1、填出表格中的内容。
22、我国地势特点是:地势_______高_____低,呈_________分布。
23、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是内蒙古的________,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
24、读图辨认少数民族
25、东北三省气候 ,农作物的熟制是 。
26、引黄济青工程是将___________河水调入___________(市)。
27、洋的边缘部分称为 ,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 。
2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________;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________。
29、我国有众多的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30、读下图,填出图中字母和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高原:E________G_______F________。
盆地:①__________②_______。
平原:⑤_______⑥________。
31、读北京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3年全国两会分别于2023年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材料二:京津冀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水量日益减少。
(1)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____中心。
(2)根据材料二,写出北京所在工业基地的名称是____工业基地,濒临的海洋A可以看出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是____。
(3)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说明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____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一项解决办法____。
3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表示黄河的发源地____山脉,B表示黄河注入的海域____,支流C是____河,支流D是____河。
(2)图中①处为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____,②处为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________。
(3)黄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____游河段,中游河段由于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增加,下游河段由于泥沙沉积形成了“地上河”。
33、地理探究:地理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对影响民居、服饰的自然因素进行探究。
老师给每个小组展示一幅图片(图甲、乙、丙),分别探究影响民居、服饰的自然因素。
(1)每个小组探究影响民居、服饰的自然因素过程中,都必须查找图示所在地区的哪一方面资料?____。
(2)第一小组依据图甲,查找了非洲大陆的自然环境,得出结论:非洲的茅草屋主要分布在
____气候区。
(3)第二小组依据图乙,查找了云南竹楼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得出结论:竹楼就地取材,建筑结构利于____。
(4)第三小组依据图丙,查找了我国西藏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藏袍的特点,得出结论:藏袍衣袖长,袖子方便脱落的主要原因是____。
34、读我国交通运输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广线是_________方向的重要干线,沿线经过的河流有黄河、淮河、长江、_________等。
(2)京广线连接了我国图中甲、丙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甲是_________工业基地,丙是_________工业基地。丙工业基地是以_________(填“轻工业”或者“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该基地现发展为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该密集区的中心城市为_________。
(3)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填甲/乙/丙)请你试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简答两点)。
(4)图中,西安到郑州段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_,该铁路线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_______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盆地C________;高原D_______。
(2)河流①②均发源于______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河流①是___________,当它流经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___”,极易形成水患灾害。
(4)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④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