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
A.10.5亿 B.12亿 C.13.7亿 D.15亿
2、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划分为省,市,县三级
B.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香港、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
D.我国有4个直辖市
3、读图,判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形成海南岛农业一年三熟、黑龙江一年一熟的主要条件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5、关于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
B.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C.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D.我国工业门类齐全,由制造业强国向制造业大国迈进
6、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省 B.四川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云南省
7、小利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牌号为“皖E32772”的小轿车,这辆车来自( )
A.马鞍山 B.合肥 C.南京 D.沈阳
8、陕西省的轮廓是( )
A.
B.
C.
D.
9、当发生泥石流时,应该( )
A.沿着山谷向下跑
B.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沿着河谷向上跑
D.原地不动等泥石流流过后再跑
10、有关共享单车推广的环保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提高身体素质 B. 缓解交通拥堵 C. 利于节能减排 D. 减轻温室效应
11、目前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东多西少
B.东少西多
C.北多南少
D.东南少西北多
12、下面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③“全面二孩”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④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⑤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西北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3、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
A. 养羊 B. 种棉花 C. 收割水稻 D. 加工木材
14、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
A. 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 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 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 D. 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16、我国某城市一月平均气温为19℃,7月平均气温为29℃,平均降水量为1260毫米,这个城市可能是
A.沈阳 B.天津 C.海口 D.重庆
17、在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黎平肇兴侗寨“稻一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 ②平原广阔 ③雨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19、读下列各种形式的地理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①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年际变化大
B.年际变化小
C.降水均匀
D.地区分布不均
【2】图②中800等降水量线与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下图大致表示1月0℃等温线的是( )
A.
B.
C.
D.
【3】图③说明了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全年多雨
C.终年湿润
D.冬季多雨
【4】观察图④的气温曲线,推断该图最有可能是我国下列哪一个省( )
A.鄂
B.琼
C.鲁
D.黑
20、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有丰富的矿产和森林资源 B.都非常寒冷
C.只有发达国家才能建科学考察站 D.都没有长期定居人口
21、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因素有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等多种因素。在山地地区,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_______℃。
2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 ____,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 ____;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____ ____,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是____ ____。
2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25、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6、 将下列列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补充完整。
27、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达 以上,并且分布均衡,不仅能产生大量的木材,而且可以防御 ,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
28、北京名胜古迹不胜枚举,请你写出两个①________,②________。
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______、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
30、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___g_____h_____i_____j_____k_____l_____m_____n_____
31、探究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读长江流域图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图回答下面问题.
(1)甲、乙地区虽然纬度相当,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请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在甲地区考察,发现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很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运用地理知识,说出该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3)近年来,L河段泥沙淤积严重,请分析原因.
(4)乙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得益于河流的影响,试分析长江为“鱼米之乡”的发展提供哪些优势条件?
(5)长江三角洲人口≥500万的城市有上海、南京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模庞大,各城市虽然相距较远,但是借助 ,实现了同城效应.
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铜矿石重要生产基地。大冶市过去是座资源型城市,现在已迈上了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请从交通、水源、矿产、能源任意三个角度简析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
(2)指出大冶市大规模发展采矿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3)请你为大冶市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33、中国是全球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左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右图为“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图9中“少水带”与“过渡带”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该图反映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
(2)缺水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其农业发展依赖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
(3)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带,相比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土配合情况是____,这种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容易引发北方地区的____(气象灾害)。
(4)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有____。
(5)根据水资源国情,我国要求在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你能为此做些什么?____。(写出1点)
34、读“广东省及其周边略图”和“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甲是____工业基地(名称),它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2)香港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香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和____等方面。(一条即可)
(3)香港位于珠江口的____侧,与广东省的____市毗邻。
(4)目前,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粤港合作模式:祖国内地发展制造业,香港则重点发展____业。
(5)香港地狭人稠,用地紧张,“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____,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6)香港的经济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世界三大国际____中心之一。
35、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a____(高原)、b____(平原)。
(2)黄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黄河游____游(上、中、下游)。
(3)黄河“忧患”在中游的主要表现是:____,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特有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