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领土最东端是指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的汇合处
C.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D.帕米尔高原
2、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分布不均。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其分布特点是( )
A.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B.西北人口稠密,西南人口稀疏
C.西北人口稠密,东南人口稀疏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我国再次调整生育计划,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此政策不断调整是为了应对( )
A.我国人口过少的问题
B.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C.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D.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3、下列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农业的是
A.多媒体 B.电子元器件
C.细胞克隆技术 D.网络
4、观察下面四幅图,山脉两侧地形区错误的是( )
A.
B.
C.
D.
5、黑龙江省乌苏镇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称,边境贸易发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方第一镇”位于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边贸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主要来自的国家是
A.越南
B.俄罗斯
C.日本
D.韩国
6、……(魏)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懿随后赶来,一头扎入上方谷,于是诸葛亮下令:关门,放火!眼看司马懿父子就要被烧死时,“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如此,司马懿死里逃生,诸葛亮得知后长叹一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2】这种降水主要分布在( )
A.山地迎风坡
B.山地背风坡
C.赤道地区
D.两极地区
7、关于中国所处半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8、端着水 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而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
A. 傣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
9、关于我国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利于东面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难以形成降水
B. 导致河流多自东向西流,沟通东西交通
C. 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D. 平原比例大,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水稻
10、下列四组水果中,全部产在南方地区的是( )
A. 柑橘、苹果、香蕉、荔枝 B. 苹果、梨、桃、葡萄
C. 香蕉、荔枝、桂圆、菠萝 D. 柿、杏、椰子、菠萝
11、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 黄河因下游成为地上河,所以下游支流较少
C. 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有结冰期
D. 塔里木河是我国的内流河,受夏季风影响,汛期在夏季
12、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夏秋之季降水多,冬春之季降水少
B.风沙天气对我国冬季影响天气最大的灾害性因素
C.台风只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沿海省份
D.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
13、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出口国,具有生产规模大、集中连片分布的特点。读图“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棉花带降水分布特点(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2】美国棉花带集中分布有利于( )
①单产量提高②专门化生产③机械化生产④商品率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既不与邻国接壤,又不临海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宁夏
B.广西
C.西藏
D.新疆
15、读下图“中国温度带图”,温度带与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年一熟;水稻、油菜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花生
C.丙:一年两熟;春小麦、棉花 D.丁:一年一熟;青稞、甘蔗
16、一辆汽车的车牌号是鄂A6888,请问这是哪个省的救灾物资( )
A.海南省 B.山东省 C.广东省 D.湖北省
17、下列红色旅游胜地属于贵州的是( )
A.韶山
B.井冈山
C.遵义
D.延安
18、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降水多集中在( )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8、9月份
19、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读我国近十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题。
近十年我国人口( )
A.总量持续增长
B.总量波动较大
C.2022年出现负增长
D.自然增长率始终呈下降趋势
20、我国的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下列对这些影响的叙述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给广大内陆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B.使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促进经济的发展
C.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
D.造成我国农业南北差异明显,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分布格局
21、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平原、内蒙古 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22、素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23、长江的最上源叫 ,黄河的最上长源叫 .
24、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
25、自然特征
位置 |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致位于A._______以西、长城和B.______山-阿尔金山以北 |
范围 | E. ____________省区) F.__________(省区)大部、甘肃、宁夏北部 |
地形 | 以_____、_____为主,其中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
气候 | 气候干旱,主要是_________气候 |
河流 | 内流河为主,最大的内流河是G.________河,该河流经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
植被 | 以______ 、荒漠为主,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草原→_____的变化 |
2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全长________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
27、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 市、 市、 市和 市。
28、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 海峡.
29、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吉林省。
30、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 ) 、和东北地区。
31、根据下图中五个城市的位置和表格中相应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A | 2.8 | 29 | 1260.1 |
B | 17.1 | 28.4 | 1689.6 |
C | -15.2 | 25.7 | 194.6 |
D | -4.7 | 26 | 682.9 |
E | -27.3 | 19.4 | 339.8 |
(1)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气候资料,从1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是____、____;从7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城市是____;从年降水量上看,气候最干旱的城市是____。(填字母以及对应的城市名称)
(2)从以上资料中可以得知: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分布特点分别是____。
32、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呈一个巨大的”____“字型注入____海.
(2)黄河的重要支流有____河。____河。
(3)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在上游塑造了具有“塞外江南”美誉的____平原、____平原。
(4)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
(5)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治理泥沙淤积的根本措施在于治理中游黄土高原的____。
33、图为“我国近海(局部)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最著名的盐场,其中冬季气温最低的为____(填番号)盐场,该盐场位于____海附近;④盐场所在岛屿为中国第二大岛,其名称为____岛。
(2)图中A、B、C、D为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在东海的渔场名称为____渔场,该渔场位于____省。
34、暑假贝贝到“湄尼风景区”当了一次见习导游。“湄尼风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览幽”。 这些景点分布于下图数码所表示的各地。读图,回答问题.
(1)“秀峰日出、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应分别位于图中的 (填序号)。
(2)贝贝带团到达甲处时,位于秀峰的 方向;一位游客兴奋地说,已经看到银河飞瀑美景了,你认为可信吗?试分析原因。
(3)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甲地茂密的原始深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山涧小河时,果断决定沿着这条小河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为了保障镇里水源供应,拟在图示A、B、C、D处选择一地建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5)测得宾馆到湄尼镇的图上距离为2cm,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35、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
①_______ 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是③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