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旱地水田
B.林地旱地
C.草地耕地
D.林地水田
【2】下列关于图示土地利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分界线大致为干旱与半干旱的界线
B.③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
C.③④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D.④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要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以下做法比较危险的是( )
A.山中突发泥石流,要顺着山谷快速往山下跑
B.雷雨天气时,不在树下避雨,最好待在室内
C.突发洪水,可搜集木盆,木块、空塑料瓶等用绳子捆绑在一起,自制漂浮筏。
D.地震发生时,高楼层居民应先躲避,等摇晃停止后再出门逃生。
3、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4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的简称是豫
B.②省区是湖北省
C.③省区的名称是吉林省
D.④省区是简称是桂
【2】4个省(区)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4、第四套人民币面值为伍圆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分别主要聚居在( )
A.青海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
C.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和台湾省
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A.西南、东南、东北 B.东南、西南、西北 C.西南、西北、东北 D.西北、东北、东南
6、《水程图》画册内容为明万历二年王世贞从家乡经大运河进京的旅程纪录,下图为“王世贞家乡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王世贞的家乡最可能在(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关于其家乡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B.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山高谷深,河流湍急
D.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7、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1年的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属于安徽省安庆市频发且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海啸
C.洪涝
D.火山喷发
8、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廉价的是( )
A. 铁路运输 B. 海洋运输 C. 航空运输 D. 公路运输
9、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荆门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10、资源必须具有特点是( )
A.可再生
B.不可再生
C.对人类有价值
D.对人类无价值
11、每年的6月中旬,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徘徊在( )
A.华北平原 B.南岭地区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2、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
A. 交通运输 B. 农业 C. 工业 D. 国防
13、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向东递减
14、下图为我国四条河流年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四条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是( )
A.
B.
C.
D.
15、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比赛时间是( )
A.1—2月
B.5—6月
C.8—9月
D.10—11月
16、2022年10月18-19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口号、吉祥物、宣传画等征集作品初评会在海口举行,来自国内音乐、设计、艺术领域的评审专家对应征作品精心初评,150见作品入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各民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杂居,大聚居,交错居住
B.此次活动举办地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
D.此次活动举办地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2】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则参赛运动员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满族
C.壮族
D.土家族
17、下列地理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线无关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18、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稀疏,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集
B.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C. 全国分布比较均衡
D. 南方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大于北方地区
19、下列省(区)与简称、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广西壮族自治区—粤—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青—兰州 D.陕西—秦—西安
20、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B. 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 我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D.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1、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区,南方耕地以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2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在各种土地类型中,______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偏小。
23、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受流水的溶解和侵蚀,形成石林、孤峰、溶洞等,统称为__________地形。
24、数量世界第一: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3.7亿,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5、我国共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 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26、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实际上是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_______平原构成。
27、_____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这里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8、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________(河流)源区的总称。
29、北方地区的________平原和_______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30、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
31、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铁路,②____铁路,③____铁路。
(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____运输的优势。
(3)图中在建铁路将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C.节约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
D.防止环境污染
32、(人水和谐和谐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的第一杯奶茶你戳开了吗?塑料不仅污染海洋水道、杀死海洋生物,还存在于人体,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周摄入近五克的微塑料。
材料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河川径流80%以上;黄淮海流域总人口占全国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2%
材料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图1)及“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图”(图2)。
(1)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我国海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___,位于渤海的盐场是____。
(2)由材料一可知,海洋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你所知道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有____(任举1例)。
(3)由材料二可知,____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图1所示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____线工程,该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____水库引水,一直流向天津、北京。图1所示的调水工程缓解了____(填“华北”或“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为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你有什么对策?
33、读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BC气候的相同点是全年________(高温、低温),降水季节分配________(均匀、不均匀)。
(3)D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季。
34、如图为某科考队的科考线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至喀什途中地表景观的变化规律是;森林→ →荒漠草原→ .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 .本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分析该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2)A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 省,某日考察队在该省南部考察时发现中午太阳从头顶照射,旗杆没有影子,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B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前沿” 三角洲,科考队从广州沿图中铁路线乘火车返回北京,该铁路线是 线.
35、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山脉③以东是________(地形区名称),②山脉以东是________(地形区),以西是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的地表形态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图中甲为________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该区是我国________族(填一少数民族)人民聚居区。
(4)右图中显示的海域为________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