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牧区,正确的是( )
A.①—青海牧区
B.②—内蒙古牧区
C.③—新疆牧区
D.④—西藏牧区
【2】关于我国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B.畜牧业只分布在四大牧区
C.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主导地位
D.我国牧区降水丰富,水草肥美
2、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与地理的学习始终相伴,小明学习地理过程中绘制了一幅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符合该示意图名称的是( )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海洋对降水的影响
C.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
D.不同阶梯的天气状况
【2】下列关于我国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二级阶梯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沿海与内陆降水差异显著
C.大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
D.青藏高原海拔高,降水丰富
【3】华北平原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3、如图为1979~2021年中国人口总数与出生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9-2021年,我国人口( )
A.总数先增加后降低
B.增长率不断升高
C.出生率一直升高
D.出生率波动下降
【2】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②继续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
④开展尊老助老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不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乌拉尔河
C.大高加索山脉
D.苏伊士运河
5、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
B.外流区域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
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
D.越往北河流量越大、流汛期越短
6、读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四城市的降水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例最大的城市是广州
B.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C.南方地区降水量大
D.北方地区降水量大
【2】根据1月与7月平均气温折线图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B.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C.从北往南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D.冬季普遍低温,夏季南北温差大
7、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长的支流是嘉陵江
B.下游段有“黄金水道”之称
C.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下游
D.中游河床抬高成为“悬河”
【2】下面四条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中表示长江的是( )
A.
B.
C.
D.
8、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柑橘又大获丰收。”
B.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C.满族同胞说:“我们这有许多好吃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9、下列地形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丘陵
10、2020年4月30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中国向世界庄严地宣布:正式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除了由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任测量任务外,还首次在媒体信号传输中应用5G技术,这些都得益于我国( )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充足
C.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D.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11、东北工业振兴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矿产资源丰富 B. 便利的交通 C. 较好的工业基础 D. 适宜的气候
1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有少部分在热带
C.东邻太平洋 D.位于亚洲西部
13、.李白诗句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描写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象。诗中提及的能够影响到玉门关地区的风是( )
A.夏季的东南风 B.夏季的东北风 C.冬季的西北风 D.冬季的西南风
14、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 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 背靠群山,东邻渤海 D. 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15、纪录片《航拍中国》以航拍俯瞰视角,呈现祖国大地无与伦比的美: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四季轮转,冰火交融……据此完成,《航拍中国•黑龙江》能拍摄到的场景是( )
A.阳光沙滩、蓝天白云,椰树婆娑
B.林海、雪原壮美辽阔,冰灯、冰雕美轮美奂
C.雄伟的长城在群山中逶迤延伸,枫叶红了,群山片片嫣红
D.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外滩灯火璀璨,夜景迷人
16、读“仫佬族主要聚居地图”,“仫佬族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仫佬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南宁
B.西宁
C.济宁
D.广州
【2】仫佬族传统民居主要是适应当地气候而建,有关图中民居与当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墙厚窗小是为了适应当地多风沙的特点 ②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③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尖尖的屋顶有利于排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假如到图中的桂林去旅游,最有可能看到当地的风俗活动是( )
A.
B.
C.
D.
1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区略图(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B.乙区域中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丙区域中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丁区域有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18、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B.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
C.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枣、梨等
19、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其优势在于( )
A.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
B.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充足
C.是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投资
D.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20、我国土地资源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难利用土地
2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居世界第三位;领土最北端在________省。
22、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称为 ,周期为365.25天.
23、我国的地形特征是地形______,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24、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25、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6、中国最大的油田是____。
27、北京市位于 平原的西北端,与 省和 市接壤。
2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山脉,向东注入____海。
(2)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位于湖北省的____,中下游的分界处位于江西省的____。
(3)长江最长的支流A____,沿岸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B____,第二大淡水湖C____。
(4)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有____高原、横断山区、____盆地和____平原。
(5)长江上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该工程位于长江的____游河段。该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如____、发电等。
30、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我国降水集中在 季节,相比之下, 季节雨水要少一些。
31、读如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1)李白曾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_____,“海”是指黄河最终注入_____海。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3)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_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
(4)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
(5)黄河中游流经_____高原,这里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因此_____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泥沙下泄,河流含沙量增大。
(6)黄河下游游荡在_____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世界闻名的“_____”。
32、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C级阶梯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____平原。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描述地势对气候的有利影响。
(3)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D是________,E是________
(4)长江、黄河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图中①②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
33、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或________。
(2)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此时,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最________(高、低),白昼最________(长、短),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极夜)。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4、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是第________级阶梯,C是第________级阶梯。
(2)图中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________山、________山;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太行山、________山、________山。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多选)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在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有巨大的落差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右图为广西蔗糖产业分布图。
材料二: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蔗糖生产国,广西是我国蔗糖的龙头。广西制糖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
(1)左图中,①②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③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呈现出“南稻北麦”格局。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______(填序号)。A地处高原,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中的______牧区,畜产品主要是牦牛。
(2)右图中,广西蔗糖产业主要分布在广西的______地区,从水热条件看,该地的气候优势是______。
(3)影响农作物分布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
(4)指出广西制糖利用废弃物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有______(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