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蚌埠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跟右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拨泥寻笋脉,扫地引蕉阴。

    B. 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C. 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D. 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⑤国家人社部最近出台了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在大众自主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就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 3、下列不属于民国京剧“四大名旦”的是?(  

    A.梅艳芳 B.程砚秋 C.尚小云 D.荀慧生

  • 4、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哪些方位?(  

    A. B.西 C. D. E.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雄安新区要成为中国的“硅谷”,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要在提高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②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发言人对记者说,扬州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存在浪费食物的情况,与文明南辕北辙,其挑战纪录无效。

    ③近日被引进中国的日本女作家林真理子的《遗失的世界》满载着日本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切肤之痛与回望思索。

    ④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园区涉嫌虐童的消息曝出后,一条被恶意编造出来的诋毁中国人民解放军“老虎团”的谣言也被传得沸反盈天

    ⑤这所有名的中学将原来的冲锋号起床铃改为温柔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说新的音乐像晨钟暮鼓,让人提不起精神。

    ⑥2017年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先生生荣殁哀,两岸网友纷纷在互联网上表达了对他的缅怀之情。

    A. 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包括智能化与网联化两个层面。智能化方面,国际上通常采用L1—L5五个等级的分级方法。L1级是指系统执行转向和加减速中的某一项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L2级是指系统同时执行转向和加减速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L3级是指在部分工况下,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但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需要提供适当的干预;L4级是指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特定环境下系统会向驾驶员提出响应请求,驾驶员可以对系统请求不进行响应;L5级就是完全的无人驾驶状态。

    智能网联汽车将大幅度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解放驾驶员,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经济效率。智能网联汽车对驱动国家创新发展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28日)

    材料二:今年2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华泰证券认为,顶层设计为汽车产业指明发展方向,智能化、网联化、车路协同将带动传统汽车产业实现三大转变,即从机械产品向电子信息智能产品转变,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转变,从单一制造业向多产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产业、互联网产业、信息通信业、交通产业)融合转变。

    对产业链所有环节的企业——整车、零部件、互联网厂商、软件、通信及交通基础设施企业而言,都必须转变传统思维,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中寻求新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例如,在疫情中,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推出了“无接触式配送”,包括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车、无人消毒车等,有效降低了“人传人”的风险,充分展示了产业技术的成熟及未来商用的潜力,也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提供了重要思路与参考。

    此外,“新基建”中的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项目又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相关专家表示,“新基建”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提振和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车企要抓住重要机遇期,在政策护航、技术推动下,全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助推汽车产业向更高层级提升。

    (摘编自《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前瞻网”2020年5月19日)

    材料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四:随着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及国内首条“超级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部分工程路段获批的消息传开,一场关于自动驾驶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或拉开帷幕。

    这意味着,已经进入产业化前期的自动驾驶,将在硬件和软件上进一步得到支持。

    这条“超级高速公路”最令人瞩目的,即设置了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并部署了全覆盖的无线通信网络。在通车后,会对行驶车辆进行实时监测,为自动驾驶车道及高速路况提供信息支撑。近期目标是支持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货车编队行驶,远期目标支持全线自动驾驶车辆自由行驶。

    同时,路面下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磁圈。未来,随着电动车无线技术的配套,可实现电动车在此路段行驶过程中,边跑边充电的功能需求。

    事实上,表面上一条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其背后搭载着各种智慧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以及最重要的智慧高速云控平台。更为关键的是,智慧高速的建设将会加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包括智慧高速在内的各类新基建项目,将会给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的各路玩家,带来更多的商业化变现的机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通环境相对封闭、路面结构平整、道路线型平顺。上述特点有利于车辆实现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而作为产业链的玩家,包括高精度地图、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自动驾驶监测与服务、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公司,都将会分得巨大的蛋糕。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杭州的“超级高速公路”更多地被赋予了发挥好试点和探索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有V2X技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背后阿里的支持,4亿元每公里的造价更像是前沿试点。

    (摘编自《我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建设在即》,《证券日报》2020年04月2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搭载相关装置,融合相关通信技术,实现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感知复杂环境、实现智能决策和协同控制,最终可替代人进行操作。

    B.智能网联汽车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对驱动国家创新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将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也将实现应用升级,逐步实现全区域覆盖。

    D.产业链所有环节的企业如果不转变传统思维,就无法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中寻求到新的定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方面,国际上常用L1—L5五级分级法,五个等级逐级提升,达到L5级时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B.到2025年,中国车联网渗透率将提升至77%左右的水平,远超全球整体渗透率;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元级别,在全球范围内占比增长迅速。

    C.机械产品智能化、交通工具网联化、车路协同多产业融合是传统汽车产业实现转变的三大主要方向。

    D.“新基建”中的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项目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互为影响。

    3建设在即的杭绍甬“超级高速公路”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空缺部分。

    (1)《静女》

    ①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未见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2)《涉江采芙蓉》

    ①诗中写主人公还顾张望,感情痛苦到极点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主人公担忧此生不能与心爱的人相守相聚,黯然神伤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的清幽,高洁的意境。

    (3)《虞美人》

    ①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③词中直接抒发词人内心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鹊桥仙》

    ①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鹊桥仙》巧妙表现牛郎织女临别时依恋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写两情相会温柔缠绵;“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七夕佳期竟然像梦幻,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且这一点也正为前贤圣人所推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忆刘裕北伐胜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辛弃疾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了却君王统一国家,又使自己名垂青史的愿望。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忧国忧民是古代诗人在其诗歌中常表达的一种情感,如杜甫《谒先主庙》中的“向来忧国泪,寂寞酒衣中。”在《离骚》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暗示自己囚禁生活又过了一年、彻夜难眠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如写妇女“_________________”;写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写男人“丁壮在南冈”。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虽劳苦窘迫,却心怀天下,心念寒士,可谓“穷人境遇,圣人情怀”。

    (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关于空想与学习的问题,《劝学》中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无丝竹之声,早晚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即使有一些山歌村笛,但也是“________________”。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离骚》中,屈原写到小人嫉妒自己德行美好而造谣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未来团聚的幸福想象,满腹的寂寞思念,只好寄托在将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①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②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注]①驱驱,奔走辛苦的样子。②行役:受差遣而旅行,此处指柳永赴泗州(在今江苏境内)任泗州判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词人舟行淮河的情景,河面波光粼鄰,短暂的雨后,水边平地的烟雾也随之消散。

    B.上片描写雨后的芳草犹如用染料着过颜色一样,青翠欲滴,充满生机,画面色彩非常鲜明。

    C.下片“又是”可见词人旅途劳顿,有多次投宿旅店的经历,暗含对羁旅行役生活的厌倦。

    D.结尾描绘船家投宿前的欢乐,“渔灯一点”既是投宿目标,又暗示词人仕途将变得光明。

    2“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这两句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写景手法有何不同?简要分析本词这样写有何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1);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2)。”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屈平之作《离骚》,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4)。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也叫屈平,和楚怀王是同族。他非常聪明,见闻很广,善于治理国家,楚怀王很信任他。

    B.上官大夫和屈原地位相同,他嫉妒屈原的才能,想争得怀王的宠幸。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定稿后,上官大夫想拿它邀功,屈原不同意。

    C.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言,说屈原喜欢自夸他的功劳,很多事除了他没有人能做到,这引起怀王对屈原的反感,因而疏远了屈原。

    D.屈原对于怀王被小人的谗言所迷惑,因而不能明辨是非,以及小人乱政,君子不为朝廷所容的情况感到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2以上段落写了关于屈原的哪几种情况?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左徒: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宪令: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反本:___________________

    ⑥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条贯:___________________

    ⑧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称物芳:_________________

    ⑩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2)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超越他人的长处有五项,不及人的短处只有一项:英俊高大、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是其长处,但他却很不仁厚。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会灭亡。”后来智氏果然灭亡。

    材料二:三国时,曹操曾发布《求贤令》,以“唯才是举”为标准,广揽人才,为自己征讨四方、统一北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材料三: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人当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两全,“宁舍才而取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班级计划举行“读史鉴今”读书交流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