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B.《汉书》是《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C.《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全书计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D.《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语言严谨、整齐,带有骈偶成分,在描写人物、叙述史事方面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2、“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描写谁的诗句?( )
A.刘备
B.关云长
C.诸葛亮
D.张飞
3、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是哪个节日的习俗?( )
A.重阳
B.端午
C.中秋
D.腊日
4、下面各句中的“会”与例句中的“会”字意义相同的是( )
例句: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
A. 昨天,你会过他没有? B. 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C. 这个人真是能说会道。 D. 她会游泳。
5、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A.射
B.御
C.礼
D.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遥感测绘、定位导航、科学实验等中高轨道卫星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中国探月工程等,然而低轨卫星互联网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仍相对滞后。2020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我国“新基建”范围。在卫星互联网空间段原材料双边市场建设、卫星互联网地面段通信网络间融合运营、卫星互联网用户段“通导遥”数据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激发各类信息网络“新基建”之间的协同集群作用,将有助于形成行业合力,共同推动卫星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卫星互联网作为系统规模大、通信容量高、传输延时小的新型通信产业,动辄涉及上百颗低轨卫星太空组网,空间装备的研制环节离不开钛合金、改性电木以及复合陶瓷等上游原材料的供给支撑。据统计,我国星座计划中组网数量在30颗以上的低轨卫星项目有10余个,项目规划卫星发射总数量有1900余颗。同时,与“北斗”“天通一号”“实践十三号”等传统中高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不同,低轨单星体积更小而协调复杂度更高,对于微型宇航缀芯片、高转换效率电池、大视场星敏感器等高性能元器件的依赖性更强。因此,要增强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空间段电子元器件供应能力,同时着力提升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的上游双边市场重合度。
受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围的影响,火箭发射运载等周边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地方政府也在项目审批、土地供给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为卫星周边市场开通绿色通道,对促进空间段测控运载研究和带动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政策推动作用。加大卫星互联网运载研发领域的“新基建”政策扶持力度,将有利于提高相关周边基建工程的建设效率。
从产业链的细分市场规模来看,作为整个卫星互联网的中枢环节,地面运营服务业占比最大,约为45.6%。但是卫星互联网与现有地面移动数据网络之间缺乏顶层设计,难以共建共治,“两张皮”的物理隔离桎梏亟待破除。一方面,在沙漠、海洋、高空等低密度用户接入地城,卫星互联网能够为科考队员、远洋渔民和航空乘客等特定群体提供泛在化的移动通信服务,打造边远地区的“卫星+互联网”运营模式。另一方面,5G网络在城市、乡镇、村屯等人群密集区域被广泛部署,凭借低资费、大带宽与小体积等商用优势,已经成为各地移动通信“新基建”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卫星互联网与5G“新基建”的融合运营,可谓大势所趋。
(摘编自臧超、刘畅《各新基建协同作用,助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
材料二: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低轨卫星互联网、量子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前沿数字技术变革一方面正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并赋能国家治理,另一方面却不仅“耗散”了传统治理结构及其相关制度安排,而且给相关立法、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伦理等提出了新命题。如何充分发挥前沿数字技术在赋能国家治理、创造国民福利盈余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科学规避冲击,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命题、新要求。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核心要素,数据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效率提升提供了引擎,但其破坏作用也不可小觑。隐私泄露和个人信息滥用事件频发,跨境数据流动和各国数据监管政策之间的冲突也此起彼伏。同时,人工智能正在强劲触发并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国际竞争、科技伦理、法律规则带来严峻挑战。除此之外,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大了网络信息监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以美国星链计划以及柯伊伯星座计划等为代表的低轨卫星互联网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由于近地轨道频率资源奉行“先到先得”原则,加之低轨卫星间链路以及落地的信关站可以穿透网络空间的监管边界,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商业化发展的不断加速,不仅可能使追赶者失去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而且也会给国家主权带来新的挑战。
前沿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赋能国家治理,也可能耗散国家治理。从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对数字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严肃地加以甄别并因势利导,必须通过增加互补性投资来改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以便防止数字技术耗散经济增长所导致的“挤出效应”的出现。我们必须注意到,技术创新、需求变化和制度变革是密切互动的过程,前沿数字技术与国家治理之间的互动会决定未来国家治理结构及相应制度安排。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需要我们加强其赋能的一面,限制其耗散的一面。因此,从现实出发,特别是由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低轨卫星互联网、量子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仍处于发轫期,我们必须从国家治理制度设计的高度出发,将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和发展导入赋能国家治理的轨道。
(摘编自孙宇《校准前沿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的“仪表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各种卫星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对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B.发展卫星互联网,需要在空间段原材料、地面段通信网络间融合运营、用户段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协同集群作用,形成行业合力。
C.只要加强复合陶瓷等上游原材料的供给支撑、提高高转换效率电池等高性能元器件的供应能力,就扫清了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障碍。
D.地面运营服务业在产业链市场中占比最大,因而是整个卫星互联网的中枢环节,但卫星互联网与现有地面移动数据网络之间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星互联网之所以使用低轨卫星组网,是因为低轨卫星具有系统规模大、通信容量高、传输延时小的突出优点。
B.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对火箭发射运载周边市场、空间段测控运载研究、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等都是个好消息。
C.国外在低轨卫星互联网竞争中已取得先发优势,这将会给我国网络空间的监管边界制造难题,给国家主权带来新的挑战。
D.我国要防患于未然,抢抓前沿数字技术处于发轫期的机遇,将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和发展导入赋能国家治理的轨道。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剑桥分析公司通过分析Facebook用户数据精准确定用户心理特征和政治倾向,以此帮助客户制定有效的竞选策略,投放政治广告,影响选民投票。
B.“深度伪造”技术被恶意用于炮制政治谣言、捏造虚假信息,使其借互联网、社交网络扩散,从而操纵选举、制造并加剧社会分裂。
C.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的幌子,从事营销传销、金融欺诈等非法行为,诱骗网民参与投资,严重破坏了经济金融秩序。
D.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在理论上具备无条件的安全性,能突破现行计算构架的算力瓶颈,从而开辟新的计算时代和通信时代。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卫星互联网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完全不同。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2)《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最后在精神上到达了豁达而又超脱的境界,从而忘记了空间也忘记了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3)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既以蚯蚓为哈,正面论证了“学习要专心”的论点,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来论证这个论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水调歌头》)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揭露当时社会弊端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今天读来,依然在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力戒骄奢。
11、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_____,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
(2)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会桃花之芳园,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论语》云:“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中也有类似的表达:“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擅长在词作中使用典故,比如“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便是使用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日长简仲咸①
王禹偁②(宋)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③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④共谁论。
注释:①仲咸:冯伉的字,与王禹偁同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且同在商州主持政务。②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商州团练副使时。③伯阳:老子李耳的字。④牢落:无所寄托。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出上任之地偏僻,白天时光变长,且说明了写信原因。
B.颔联写诗人借读书消愁,于杜甫诗中徜徉,在老子文中悟道。
C.颈联写诗人于月下登楼、赏花、饮酒,暂得清净,身心畅快。
D.尾联写与仲咸的交往给谪居在外无所依傍的诗人极大的安慰。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借读杜甫、老子的诗文表达自己怀才不遇、避世隐退的情感。
B.颔联与颈联运用对偶,且寓情于景,虽未著一情语,却饱含深情。
C.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章法井然,一气流转,与白乐天相近。
D.前三联的叙写实则为尾联做铺垫,更能反衬出诗人对仲咸的感激。
【3】古人写诗,喜设诗眼。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B.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C.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D.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第”,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第”就是科举考试考中,但文中的“唐恪”是凭借“荫护”考中。
B. “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改变当初行径”。
C. “夷人”,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
D.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恪执政有方。为官期间,豪绅子弟称霸乡里,后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 唐恪忠于职守。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 唐恪得到重用。“大观”“靖康”两朝分别任“屯田员外郎”“中书侍郎”“少宰”等职,两朝皇帝对其礼遇有加,亲自下旨褒奖。
D. 唐恪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2)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发现与人的个性解放。有人认为,当下的我们也只有尊重个性,彰显自己独特之处,才能更好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则说:“对大多数人来说,个性不过是一个门面,在个性后面隐藏着失败,一种无法获得个人身份感的失败经验。”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