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甲、乙和甲、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一定带负电
B.甲有可能不带电
C.乙有可能不带电
D.乙球一定带正电
2、如图,甲、乙两图分别是两个保险管的截面图,两管内保险丝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的作用是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
B.保险丝应该用导电性能较弱,熔点低的材料制成
C.当甲、乙两保险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甲保险丝更容易熔断
D.甲保险管允许的最大电流比乙保险管更大
3、如图是小唐同学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多次改变电源电压
B.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测小灯泡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该电路图还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新冠病毒的传播
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均不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连接起来,发现A金属箔张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A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失去电子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
D.B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6、下列作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7、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力,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8、关于电功和电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电功率越大
B.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C.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越多,电功率越大
D.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越多
9、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 )
A.杠杆可能为等臂杠杆
B.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
C.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
D.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10、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检查电路故障,他将导线接在L1的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然后接在L2两端时发现L1亮、L2不亮,则此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A.灯L2与灯座接触不良
B.灯L1短路
C.灯L1与灯座接触不良
D.灯L2短路
11、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S1均闭合后,三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1时,三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V表示数变大
B.A1示数变大
C.A2示数不变
D.V表与A1的示数均不变
12、如图所示,为一杠杆,
为支点,杠杆重不计,
.在杠杆右端
处用细绳悬挂重为
的物体,当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
;当
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
,则( ).
A.
B.
C.
D.无法比较
13、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
1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两端电压为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C.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D.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阻消耗电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17、神舟飞船的返回舱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的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避火衣”。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图中的( )
A.
B.
C.
D.
18、如图所示,用喷雾器往瓶内喷入酒精,启动电子打火器点燃酒精,可观察到活塞瞬间弹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电子打火器的作用相当于柴油机中的喷油嘴
C.活塞飞出是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瓶内气体的内能
D.活塞飞出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19、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A.
B.
C.
D.
20、在我们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里,电磁现象随处可见。对于下列相关四个原理及其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电暖器的工作原理
B.图乙是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C.图丙是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
D.图丁是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21、眼有星辰大海,切勿坐井观天。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如图甲;选项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2、杜甫《夏夜叹》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描写的是夏日夜晚的景象,根据诗句可以估测此时窗外的气温为( )
A.﹣10℃
B.0℃
C.25℃
D.37℃
23、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只闭合时,灯亮铃不响
B.只闭合时,铃响灯不亮
C.同时闭合、
,灯亮铃不响
D.同时闭合、
,铃响灯不亮
24、小明连好如图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灯泡都不发光了,小明用一根导线去检查故障:他先将导线并接在L2两端时,发现L1亮L2不亮;然后将导线并接在L1两端,发现两灯泡都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25、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或相互“窜味”,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现象。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城市中修建的人工湖可以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大的特性。
26、测电笔是日常生活中用来辨别火线零线的工具。如图甲所示,其金属体笔尖和金属体笔尾间___________联一个高阻值的电阻。若测电笔内的电阻为1MΩ,小明正用测电笔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这时火线、测电笔、人体和大地形成通路,不计人体和其他部位的电阻值,通过小明身体的电流为___________A。若图乙中小明的双脚站在干燥的木凳上,只用测电笔接触火线,则测电笔氖管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
27、如图所示为小明家庭电路示意图,当闭合开关后灯泡正常发光,不久灯泡突然熄灭,检查发现保险丝完好,小明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用测试电笔分别测试图中a、b、c、d四处时氖管均发光,由此他判断出电路故障应该是______。
28、冬天,向保温瓶内倒入开水,但不装满上面留一些空间,内有空气,然后塞上木塞,过一会儿木塞被冲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做功,__________内能转化为木塞_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是冰的熔化图像,若在此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恒定,水的比热容是冰的2倍。则由A→B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需要 _____热量,内能 _____。冰的初温t0=_____℃。
30、一节干电池电压是______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______V,家里的电灯、电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联,对人体安全电压是______。
31、“自热锅”的自热装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自动加热,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物吸收的热量,若注入的水,从初温
升温到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提供,则需要消耗的酒精是________g。[水的比热容是
,酒精的热值是
]
3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1和燃料2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装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利用甲、乙两图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时,通过比较______就可比较两种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能不能根据液体吸收的热量和燃料的质量确定燃料的热值?______,理由是______。
33、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受到的________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把重为10N的木块沿着长5m,高3m的光滑斜面由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则拉力F为________N,拉力F对木块做功为_______J。
3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实验中,不断改变Rx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和R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此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_______V不变.
36、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所示。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_;
(2)本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多少的;
(3)实验中应保证甲和乙两种液体的初温与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
(4)图B为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其示数为_______℃;
(5)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两种液体加热20s,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根据图像可知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乙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分析图C可知,_______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7、在“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长木板、木块组装了一个斜面,进行如下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拉动木块至高度h处,测量并计算拉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
(2)沿竖直方向_____提升小车,使之上升高度h,测量计算拉力F(克服重力G)做的功。
(3)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移动(左/右);
实验中三次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 序数 | 斜面 倾斜 程度 | 沿斜面的拉力F/N | 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m | 利用斜面做的功W/J | 小车的重力G/N | 斜面的高度h |
1 | 较缓 | 1.3 | 0.80 | 1.04 | 2.0 | 0.20 |
2 | 较陡 | 1.5 | 0.50 |
| 2.0 | 0.20 |
3 | 最陡 | 1.7 | 0.35 | 0.595 | 2.0 | 0.20 |
①将表格补充完整,分析数据能得出结论为:_____;
②这个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表格中的_____就是总功。根据表格,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
38、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表一
表二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一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表二),4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二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
(4)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在丁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
39、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经过了5min,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请在下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大致变化正确图象____________.
(2)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______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理由是______
40、“端午节”吃完了咸鸭蛋,王聪同学将几个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1: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
猜想2: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王聪在这张大纸板上分别裁出两张大小为40cm×10cm的小纸板A、B和一张大小为40cm×20cm的小纸板C,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木块、若干重物。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2甲,在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此时重物的重力G1(如图1所示),则G1=______N;
步骤二: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2乙,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2;
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2丙,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3。
(1)比较数据发现G2>G1,可以验证猜想______(填写序号)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利用上述结论,王聪对水库大坝的形状进行设计,设计的四种大坝形状俯视图如图3所示,最合理的设计图是______(填字母)。
(2)比较实验数据G3与______可验证猜想2;
(3)王聪受步骤二现象的启发又提出新的猜想:
猜想3:拱形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拱形纸板拱起的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3,请你帮助王聪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四:在这张大纸上再裁出一张40cm×______cm的小纸板D,两木块的距离______(填“保持不变”或“改变”,将纸板D弯成拱形。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4;比较实验数据G4与G2的大小,可以验证猜想3。
4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图甲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比较两个U形管中的___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电源电压相同,同时加热相同时间,甲、乙两图密闭容器中的三个电阻对比,图___________中产生的热量最多。(选填“甲”“乙左侧”或“乙右侧”)
4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实验时应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温和_________相同;
(2)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来判断的;
(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甲中,图线_______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这是因为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
(4)某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现乙图像中AB段与OC段相互平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ma_________mb(选填“>”“ <”或“=”)。
43、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光滑斜轨道与水平直轨道平滑连接,使质量为m和2m的小球分别从同一光滑斜轨道上高度不同的A、B处(hA >hB)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斜轨道底端时分别获得了不同的速度(vA >vB)。小球进入水平直轨道时分别撞击到放在水平直轨道上的同一纸盒,并和纸盒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静止,分别测出小球与纸盒一起运动的最大距离,便可判断出小球撞击纸盒时的动能大小。
(1)利用图甲、丙所示情景可以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是否有关。
(2)小军分析比较乙、丙所示的情景,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小阳认为仅根据乙、丙两次实验不能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否有关的结论,原因是_____。
44、小明用如图1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瓶;(填“A”或“B”)
(2)根据_______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理由是温度越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
(4)如图2所示,小明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再把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45、2015年2月13日下午14: 30,连接沙坪坝区和江北区之间的又一座跨江大桥——双碑嘉陵江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约1900米,主桥桥面宽32.5米,双向6车道,最大设计时速为60km/h。一辆整车质量为1080 kg的汽车,以最大设计时速通过大桥,求:
(1)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2)若车上乘客的总质量是120kg,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2 m2,则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汽车以最大设计时速在大桥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600N,则2min钟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46、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这个小灯泡的
电阻是多少?
47、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15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5kg的无烟煤。试求:
(1)锅炉内15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5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c水=4.2×103J/(kg•℃),q无烟煤=3.4×107J/kg]
48、给你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铃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一个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49、如图1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请在图2中,画出做功冲程中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并在括号内画出活塞的运动方向。
50、外出旅游一般入住的宾馆客房都配有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电槽中,房间的电路才能工作,再闭合开关,房间内的灯才能亮。请补充完整房间内所示的简化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