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嘉义九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下列关于“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粽子温度升高,其内能不变

    C.锅里冒出的“白气”是扩散现象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 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图-2,汽油机的这个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C.图-3,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正确

    D.图-4,人站在地上单手接触火线会触电

  • 3、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人的体重为500N,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

    A.100N

    B.200N

    C.300N

    D.500N

  • 4、小明家里现正使用一台150瓦的台式电脑和一盏25瓦的照明灯,其他用电器都没工作。当小明将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墙上的插座时,干路上的空气开关瞬间“跳闸”,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手机充电器的电功率太大

    B.墙上插座处原来有短路

    C.充电器插头处有短路

    D.家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密云人民全力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密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如图所示,春日的周末,小华漫步在密虹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 6、世界上最早记录磁偏角的人是(  )

    A.沈括

    B.欧姆

    C.奥斯特

    D.法拉第

  •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为5Ω或20Ω时,变阻器的电功率均等于P,则当电路的总功率为P时,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为(  )

       

    A.10Ω

    B.20Ω

    C.35Ω

    D.45Ω

  • 8、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通过空调的电流为0.5A

    B.液晶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0W

    C.手机新电池的电压为220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

  • 9、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口红版充电宝,充完电后用手拿起时,会感觉到微微发热。下列估测最合理的是(  )

    A.充电宝的高度约为30cm

    B.微微发热的充电宝温度约为10℃

    C.充电宝最大输出功率约为0.5W

    D.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提供的电压约为3.7V

  • 1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

       

    A.2.0V 0.5W

    B.4.5V 0.5W

    C.2.5V 1.0W

    D.4.5V 1.0W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为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的电流为0.1A,电路的总功率为2.4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 的电流之比为3∶1

    B.电阻 的阻值为 20Ω

    C.电源电压为 6V

    D.电路的总电阻为 80Ω

  • 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箔片张开是因为两个箔片都带了负电荷

    D.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金属箔

  • 1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5mL水和5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水结成了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 14、在家庭电路中,如果导线折断后又连接起来使用,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会加速老化,甚至会引起火灾,其原因是(  )

    A.连接处电流大

    B.连接处电阻小

    C.连接处电阻大

    D.连接处电压小

  • 15、如图所示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物质的气态分子模型

    B.物质状态从图乙到图甲过程需要放热

    C.物质在图丙状态时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状态从图乙到图丙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小

  • 16、如图所示为小明家中配电箱内的空气开关,①为总开关,②为控制照明灯的开关,③为控制插座的开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①自动断开,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小

    B.若只有②自动断开,一定是由于照明灯断路

    C.若只有③自动断开,可能是插座中接入用电器的总电功率过大

    D.若某个空气开关自动断开,排除故障后需更换该空气开关

  •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L1和L2都能发光,且并联连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闭合S2,断开S1、S3

    B.闭合S1、S3,断开S2

    C.闭合S1、S2,断开S3

    D.闭合S2、S3,断开S1

  • 18、如图,功夫茶是潮汕的传统文化,小明烧水给爷爷泡了一壶茶.善于思考的小明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水时,水的温度升高,含有的热量增多

    B.泡茶时,热水把温度传纸了茶叶

    C.热腾腾的茶水要凉一下再喝,因为茶水的温度较高

    D.茶水在变凉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 19、如图所示,若开关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红同学用电流表检查电路故障,当她将电流表接在L1两端时,两灯都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L1亮而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 20、某型号的电饭锅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其原理如图所示,R1R2都是加热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断开时,电阻R1R2并联

    B.开关S闭合时为保温状态

    C.若R1断路,则该电饭锅的加热挡损坏,保温挡正常

    D.若加热状态的功率为保温状态功率的2倍,则

  • 21、利用图所示实验揭示的原理,可制成(       

    A.发电机

    B.电动机

    C.电磁铁

    D.电磁继电器

  • 22、2023年12月中旬,为应对大雪天气,济阳区中小学实行居家学习。下列自然现象中与雪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露的形成

    B.“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雨的形成

    C.“霜降无霜,碓头无糠。”,霜的形成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冰的形成

  • 23、如图是小英家上月初和上月末电能表的示数.他家上个月消耗的电能为(  )

    A.101.1kW·h

    B.101.1kW/h

    C.1011kW·h

    D.101.1J

  • 24、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6V 1.5V

    B.7.5V   1.5V

    C.1.5V   7.5V

    D.1.5V   6V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磁实验中,模拟奥斯特实验的是________;能够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是________.

  • 26、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带 _____电,_____(选填“丝绸”或“玻璃”)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物体甲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相互排斥,若物体甲与物体乙吸引,则物体乙的带电情况是 _____

  • 27、如图所示,这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该电风扇工作时,底座上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压缩后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则高速吹出的空气温度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室内空气的温度,其原因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空气的内能。

  • 28、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80N的物体匀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8N,则拉力为_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_N

  • 29、在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黑板因“反光”而使某个角度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______现象。

  • 30、如图所示,古时候,有端午节吃桃子的习俗。桃子从树上落下,先后经过ABC三点,且ABBC,若重力所做的功率分别为PABPBC,则有PAB______ PBC(选填“>”、“<”或“=”)。

  • 3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流表A1______的电流,电流表A2______的电流。

  • 32、水的比热容为,其单位读作______。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______

  • 3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食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盒指针偏转可知:铜片是盐水电池的______极;在盐水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铜片到锌片”或“锌片到铜片”),电池的电压为_____V.

  • 34、如图甲所示,冬奥会开幕式上童声合唱《奥林匹克颂》。从物理角度来看,合唱的歌声一定比其中任意一个小朋友唱歌声的______(选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好”);图乙是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176名代表正在传递五星红旗的过程中,以国旗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不动的传旗手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三、实验题 (共10题,共 50分)
  • 35、(1)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练习使用温度计的情景:

    ①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②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③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则该同学的体温是______℃。

    (2)如图所示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①实验中,应该选择两个规格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②为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______,以便正确选择电流表量程。

    ③如上表所示是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一组数据:在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有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 3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烧杯中液体的种类不同,质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可以不等”);

    (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根据图像甲可以判断:图线___________(选填“a”或“b”)可以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由甲图可知,___________适合作冷却剂选填“水”或“煤油”)。

  • 37、小月同学准备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实验中,小月选择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并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她需要在乙图中选择______当加热装置,这样选择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通过______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小月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加热3min时,b物质的温度上升的更明显,此时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关系是Qa______Qb;由图象可知a物质是______

    (4)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由图象的信息可知花生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 38、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 ________;选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使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

    3)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

    4)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倍。

  • 3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生活中的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2)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_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 40、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不到100℃,原因是: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3)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4)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 4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油吸收热量_____水吸收热量.(填“大于”“小于”“等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则应对______加热更长时间.

    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

    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

  • 42、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

    (1)本实验还需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理量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

    (3)实验中,用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此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4)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 (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 43、通过实验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特点。

    (1)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再将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方,然后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铁屑在磁场中被______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

    (2)如图乙所示,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N极,由此判断条形磁体右端的磁极为______极;

    (3)在装有螺线管的硬纸板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纸板,观察到铁屑排列成如图丙所示的形状。可见,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4)对调螺线管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周围小磁针的指向也随之对调,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的______有关。

  • 44、如图甲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用的是2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50Ω 1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电路连接完整。( )

    (2)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亮度都不变,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开始实验,移动变阻器滑片,观察___________(灯泡亮度/电压表示数),直至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

    (4)以下表格是小明测出的该规格小灯泡IU关系的部分数据。老师发现其中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请你推断应是第___________次(填序号),如果想得到表中完整的数据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__________

    A.增大电源电压     

    B.更换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C.更换分度值更小的电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U/V

    0.20

    0.80

    1.40

    2.00

    2.50

    2.90

    I/A

    0.02

    0.08

    0.13

    0.18

     

    0.21

    (5)不改变图甲电路和元件的前提下,能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___________(能/不能)。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重新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写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已知电源电压U不变)。

    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

    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___________(用UII表示)。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45、海冰723破冰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艘新型破冰船,它自身的质量约为2500t,满载排水量约5000t。该船可连续破除1米以下当年冰,在破冰时的最大航速为1m/s。在普通海域航行最大速度为36km/h。主要承担以黄渤海海域为主的冰情调查和破冰,对冰区被困船舶、人员进行搜救,以及电子试验保障、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求:

    (1)破冰船的最大载重质量是多少?

    (2)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利用巨大的压强使冰层破裂,若船头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的压力是破冰船满载时总重的0.1倍,则船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破冰船在1m厚的冰层破冰时,以最大航速前进时的功率为1.5×107W,则此时破冰船的牵引力为多少。

  • 4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L标有“6V 3W”的字样,R1为定值电阻,R2为标有“20Ω 1A”字样的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为0~3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求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

    (2)S1S2S3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7A,求R1的阻值。

    (3)当闭合S1,断开S2S3时,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求电路中总功率最小值。

  • 47、2012年年底,重庆开通轻轨六号线,从上新街到礼嘉站全长24 km,轻轨运行0.5h.若全程为平直轨道,轻轨以5×104N的牵引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动车组运动的速度;

    (2)牵引力在全程做的功.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48、对照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 49、图中是钓鱼竿的杠杆模型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F1的力臂及阻力F2的示意图;

  • 50、按照要求完成作图:一束光斜射向水面上O点,请在甲图中作出此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50
题数 5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