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由图得出的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B. 由图得出的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由图得出的结论: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D.图是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红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她先在电路的A、B间接入的电阻,移动滑片P,读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后,改用
的电阻替换
电阻,闭合开关,接下来她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A.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B.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C.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D.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冰箱冷藏食物
B.双手摩擦取暖
C.抱暖水袋取暖
D.液化气灶烧水
4、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从最右端向左滑动到a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在图-2中绘制出电流表与两电压表示数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甲是灯泡的电流—电压图像
B.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0Ω
C.电路中的最小功率为4.8W
D.滑片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的功率之比为1∶5
5、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
B.
C.
D.
6、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值高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越大
C.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热机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8、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的吊灯静止不动时不具有机械能
B.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
C.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
D.弹簧被压缩时具有弹性势能,而被拉伸时没有
9、灯泡L与定值电阻R的I—U图像如图所示,若将L与R串联在8V的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的电阻是10Ω
B.灯泡两端的电压是8V
C.电路中的电流是0.6A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4W
10、首先发现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库仑
C.伏特
D.欧姆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示为电压表时,示数之比;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为( )
A.2:1
B.3:1
C.2:3
D.1:3
12、甲、乙两只小灯泡分别标有“3V 2W”“2V 1W”字样,现在把它们并联接在2V的电路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灯泡能正常发光
B.只有乙灯泡能正常发光
C.两只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D.两只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
13、关于电路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玻璃、陶瓷和橡胶都是绝缘体
B.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物理学中规定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14、如图所示,在“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灯
、
均不亮,如果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检查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联接在灯
两端时发现灯
亮,灯
不亮;然后将导线并联接在灯
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灯短路
B.灯断路
C.灯短路
D.灯断路
15、我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时,石墨烯的电阻会突然变为0,此时的石墨烯材料属于( )
A.超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导体
16、一实物电路如图所示,与之相对应的电路图应是( )
A.
B.
C.
D.
17、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等热机能量流向的是( )
A.
B.
C.
D.
18、端午节裹粽子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剥开粽子时粽叶和米粒之间会出现“拉丝”的现象,说明( )
A.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19、“安全用电,警钟长鸣!”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雷雨天时尽量不躲在大树下避雨
B.人只要不接触高压设备就不会触电
C.发现有人触电时,第一时间应该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D.家中保险丝熔断都是因为用电器的功率过大导致的
2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中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
B.一台家用电视机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
C.数码相机电池电压约为0.2V
D.一台家用电冰箱一天用电约为10度
2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5,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0∶3
B.15∶8
C.3∶10
D.8∶15
23、做同样多的功,甲柴油机用了3小时,消耗2千克柴油,乙柴油机用了2小时,消耗3千克柴油,则( )
A.甲的功率大,效率高
B.甲的功率大,效率低
C.乙的功率大,效率高
D.乙的功率大,效率低
24、下列有关电流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C.电路中只要接入电源便一定能形成电流
D.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5、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_____电,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___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___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电压表的示数 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__,这一过程相当于热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冲程。
28、如图所示是内燃机某一冲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内燃机是______(选填“汽油机”或“柴油机”),它在吸气冲程吸入的物质是______,图中内燃机处在______冲程;若此内燃机转速2400r/min,功率6000W,则燃气单次对活塞做功______J。
2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重为3N,现用1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面内沿直线匀速拉动课本0.5m。则课本的重力做功______J,水平拉力做功______J。
30、(1)小华家中电能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他家本期用电量为______kW·h(度)。
(2)如图2所示,磁极A是______极。
(3)如图3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Ω。
31、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用时5s,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的功率__________w,重力对购物车做功__________J。
32、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在这一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3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
35、如图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实验过程中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 ___________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___________的关系。
(3)在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突然增大拉力,木块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____。
36、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5个(5Ω、10Ω、15Ω、20Ω、5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是:_______;
(2)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
(4)如图图像中能大致反映本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
A.电流表示数I与R阻值的关系
B.电压表示数U与R阻值的关系
C.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RP与R阻值的关系
D.电阻的功率PR与R阻值的关系
37、小亮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的优点是空气受热容易膨胀,便于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_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该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的关系;
(3)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_____________、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_________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
一实验小组分别测量了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和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数据如表:
U/V | U1/V | U2/V |
2.6 | 1.3 | 1.3 |
(1)该小组由此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正确关系是:______(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2)实验过程中,若L1灯丝断了,观察到电压表V,示数为______V,电压表V2示数为______V;
(3)该实验还有待改进:应换用______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39、小高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水和盐水等器材,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比较 ___________两图的实验,浸没在水中时,正方形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_N;
(2)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测出正方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盐水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
(4)若图丙中容器底面积为100cm2,正方体浸没后水未溢出,则放入正方体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 ___________Pa、
40、用如图1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若干、三只电流表、小灯泡若干。
(1)小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接入电流表后闭合开关,看到两个灯都发光,但电流表出现如图2所示的现象,原因是:______;改正后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______的电流。
(2)小明同学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______(选填“a”、“b”、“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______(选填“3”、“0.6”、“﹣”)接线柱上;改接好电路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______ A。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两灯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请你帮他想出一种简单可行的判断方法______。
41、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下表中提供的4根不同规格的电阻丝分别接入如图电路图ab处: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1)为了探究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长度有关,应选用编号___________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若电流表的示数较大,则该导线的电阻较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若选用编号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___________有关,通过实验可知两者中编号___________导线电阻较大;
(3)为了探究电阻大小是否跟导线的材料有关,应选用编号___________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4)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 C.比值定义法
42、在一次电学实验中,小明同学拿来一节新的干电池准备替换旧的干电池,但不小心将两节干电池混放在了一起。由于两节干电池外观完全相同,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将两节干电池区分开。
(1)实验器材:_____;
(2)实验过程:_____;
(3)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
43、①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 这个现象说明 .
②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4、有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红想测量这个小灯泡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0V,现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到某一位置,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工作。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0.32A,则此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5、阅读《RO反渗透膜原理》回答问题。
RO反渗透膜原理
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嗉囊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是利用了这层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被从口中吐出。这就是以后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 简称 R.O)的基本理论架构。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一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反渗透膜的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比反渗透膜孔径大的溶解盐类、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提纯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反渗透膜能截留直径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要将自来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阻隔,并使之无法通过反渗透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反渗透膜的孔径要达到___________以下。
(2)如图甲中容器两侧液面在自然状态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选填“从纯水到盐水”或“从盐水到纯水”)。
(3)如图乙中两侧液体静止达到液透平衡。如果左右两容器横截面积均为100cm2,要实现反渗透,需要在如图甲中________液面(选填“纯水”或“盐水”)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至少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g=10N/kg,ρ盐水=1.03×103kg/m3)
(4)RO反渗透是当前最先进的净水分离技术,请至少举出一个它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_________。
46、如图所示并联电路,三个开关都闭合,当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电路中的总电阻变____,干路中的电流变_______,实际连接电路时发现灯泡L1的亮度并不是不变,而是变亮,据此判断灯泡L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_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假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7、(6分)图中的山地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 碳纤维 |
车架材料体积/cm3 | 2500 |
车架质量/kg | 4.5 |
整车质量/kg | 10 |
单轮接触面积/cm2 | 3 |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2)质量50kg的小李骑行山地自行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小李匀速骑行3km,若自行车受到阻力为10N,求他的骑行所做的功。(g取10N/kg)
48、在图中画出使杠杆OA平衡时最小动力F1的方向和阻力F2的力臂L2.
49、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设备正确地连入电路中。
50、如图所示,杠杆OA在水平位置静止,L1为动力臂,请你在图中作出动力F1的作用线,注意标上必要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