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1962年的藏族题材人物画《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了一群藏族孩子盘坐在毡子上读书写字的场景。这幅画说明了
A.藏族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
B.国家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C.藏族地区教育获得新发展
D.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缩小
2、《辛丑条约》中,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下图)漫画寓意的是( )
A. 拆除大沽炮台 B. 赔款4.5亿两白银
C.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3、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大家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节日的内涵都与以下的哪一主题相关( )
A.社会近代化的实践
B.传统文化传承延续
C.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D.社会生活崇洋趋新
4、“中国从1842年鸦片战争兵败以后,从来没有真正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抗战也只是‘惨胜’而已。中共却能把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打到必须讲和,这实在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5、在课本剧《五四运动》所编排的故事情节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北京学生集会游行,“高呼废除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C.上海工人举行罢工
D.学生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6、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全球化与多极化
C.开放与繁荣
D.合作与竞争
7、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殉难时手书“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梁启超 B.严复 C.光绪帝 D.谭嗣同
8、抗美援朝期间,美国侵入台湾海峡的是
A.第一舰队
B.第三舰队
C.第五舰队
D.第七舰队
9、为宣传和弘扬革命精神,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了《中国革命的摇篮:____》一书。横线处应填( )
A.南昌
B.汉口
C.井冈山
D.大别山
10、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11、新中国成立72年了,这72年是奋进的72年,是光辉的72年。下面时间轴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B.②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③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小岗村偷偷“包产到户”
D.④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汀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13、志高集团总部位于广东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其董事长夺兴浩的个人部分经历如下表。据此推知,志高崛起主要得益于( )
时间 | 经历 |
20世纪60-70年代 | 出生于广东佛山南海,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 |
1982年3月起 | 从商办厂,先后创办制衣、五金、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工厂 |
1992年 | 与台湾合资建立了志高空调,生产民用空调 |
2001年 | 正式组建厂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2009年 | 志高控股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 |
A.南海率先对外开放
B.经济体制改革契机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14、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5、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宪法》
16、“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的这所“军官学校”的创办者( )
A. 周恩来 B. 袁世凯 C. 孙中山 D. 李大钊
17、《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最初的一步。”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案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20、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三民主义》
2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1)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____________”,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____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____________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4)1949年1月,__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2、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升空,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3、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92页
24、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诉说着一端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初发生的_________运动,与之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是____________。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图二反映的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__________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________商谈国内和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覆灭。
25、战况:英军封锁________口后,北上攻陷浙江________,随后直趋________,威胁清政府。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谈判过程中,英军于________年初强占________岛。消息传到背景,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________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的________炮台。同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________、________、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口________。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________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________。8月初,英军到达________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6、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27、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28、虎门销烟的领导者:________________。
29、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和____;1990年,又在上海建立了____,这被称为是打出了“对外开放的王牌”。
30、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
a.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组织基础: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⑤___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⑥_____________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3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的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他们以什么口号宣扬新文化?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2例)?这场文化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2、202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指哪次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是指哪次战役?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事件?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请写出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的建设成就。
34、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据部编教材、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 1978年至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年均增加961万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