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图知识卡片最恰当的解读是( )
知识卡片 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南厦铁路 三条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四个工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
A.工农业均衡协调发展
B.“一五”计划成效卓著
C.我国工业发展较落后
D.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2、1964年10月,国务院发出贺电:“这是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政策的有力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这一电文为了祝贺( )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升空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3、“学史明理”,对下边图片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由邓小平主持会议
C.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4、下表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导致这一数据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5、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实质是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列强不暖中国的反对,将中国的山东主权出卖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 )
A.一二九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6、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梳理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中,全面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见下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8、《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9、历史遗迹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直观感受。下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它见证了(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
D.人民军队的创建
10、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北伐的目的是 ( )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C.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11、在台湾国民党党史馆内陈列大量珍的资料,如毛泽东在1924年6月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长时,写给农民部长甘乃光的亲笔信: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还有周恩来、董必武、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重要领导人物的亲笔文件。这些文物
A. 是研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史料
B. 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史料
C. 见证了国共斗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
D. 反映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曲折历程
12、1941年 12月,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北撤,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发生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会战是
A.武汉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从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土地革命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4、“这个战役历时40多天,敌人先后投入 6万多兵力,向不足4 平方千米的我军阵地上,倾泻近200万颗炸弹和炮弹,使上甘岭化为一片焦土……”材料中的“战役”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和平解放西藏时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这个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6、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7、下列选项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18、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A.代表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19、下表为1978—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其变化原因是
经济成分 | 1978年 | 1987年 |
国家所有制经济 | 77.6% | 59.7%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22.4% | 34.6% |
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 几乎为0 | 5.6% |
A.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B.计划经济体制废除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
20、解读下列内容,最合适的主题名称应是( )
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发动武起义,发展革命组织,宣传革命思想 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
A.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B.革命领导人孙中山
C.革命派代表孙中山
D.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21、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_______
2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洋务派创办的著名的军事企业有(_____________),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3、中国近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是: 和 。
24、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5、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后来推行到全国的政策是____。
26、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事件_________。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标志__________。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被粉碎。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的召开。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6﹚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7﹚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______(地名)发动武装起义,这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______(地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鲁迅批判国民性质问题的经典之作——
(3)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0、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鸦片战争期间, 在吴淞率众英勇抵抗,血洒炮台;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指挥全舰官兵奋勇杀敌,结果全部壮烈殉国。
(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国家是 。
(3)1915年,陈独秀在 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31、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2、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指什么史实?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共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何举措?
33、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领域 | 主要成就 |
原子能 | 1964年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1967年第一颗②爆炸成功。 |
航天技术 | 1970年第一颗③发射成功。 |
生物工程 | 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④ |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 ⑤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2)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