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C.黄埔军校的创办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下表是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经济原因是
类 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 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1 | 26.5 | 12.5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新中国的建立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3、某历史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当时倡导剪发辫是因为(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战争
4、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北伐和西征 D.天京事变
5、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A. 排除内忧外患
B. 学习西方技术
C. 发展国内经济
D. 维护清王朝统治
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昌起义
B. 五四爱国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7、华东野战军在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A.青化砭
B.羊马河
C.沙家店
D.孟良崮
8、“三只兔子改变了中国文化”说的是三个属兔的人——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与他们相关事件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科学”
D.“变法自强”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10、“1960年8月,(我国)改府号召各地以玉米和小麦根粉、玉米杆粉、橡子面粉、叶蛋白、人造肉精等各种代食品补充口粮的不足,克服困难。”造成这一时期的困难的因素有( )
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②“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④自然灾害的发生
⑤土地改革的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1、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的原因( )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
C.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D.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12、19世纪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俄国
13、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孙中山④林则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4、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国民党内亲日派企图置蒋于死地
B.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C.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D.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努力
15、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某校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江西南昌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红都——长征的起点
D.中共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因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17、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说道:“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们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五四运动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洋务派创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下列企业由左宗棠创办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学堂
C.开平矿务局
D.汉阳铁厂
20、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盎然,挥笔写下( )
A.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1、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22、1919年爆发的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2001年,中国成为______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4、苏联的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果:苏联由落后的_____变为强大的_______。苏联模式:形成时间:_______年。形成标志:_______的颁布。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尊重________,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5、《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陈独秀创办的《__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26、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7、________年,________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8、1951年,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9、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由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30、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____成立。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1、中国近代历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我们要以史为鉴,不忘国耻。
(1)《南京条约》中,中国哪一领土被割让?该条约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通过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同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1899年,美国提出的什么侵华政策加剧了中国的国耻?
(3)如图片诉的罪行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罪魁祸首是谁?
(4)旅顺大屠杀(见如图)的制造者是谁?这一屠杀发生在哪一战争期间?
(5)赔款最多的是哪一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
(6)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它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起义有什么不同?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72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随着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屈辱的境地。铭记历史,才能知耻而后勇。
(1)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 | 侵华国家 | 主要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① | 《南京条约》 |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 | ② | 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③ | 日本 | 《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 ④ | 中国完全陷入 ⑤ 的深渊 |
(2)从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4、1911年中国发生了巨变,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为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2)五四爱国运动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材料三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3)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四: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4)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定的党的斗目标是什么?从材料四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