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历史的史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与此相关的史事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2、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请问战争的结局是签订了什么条约?( )
A.《 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3、下列著作中不属于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A. B.
C. D.
4、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5、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两次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标志着无产阶级登记上政治舞台
C.都传播新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新世纪的曙光
D.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7、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这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不仅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留下了工程营旧址、楚望台军械库等遗址。“首义”指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安庆起义
9、127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论,而是奋起,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0、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发源地是( )
A.天津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11、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选项中属于“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培养建设人才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12、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为科学文化工作的题词( )
A.
B.
C.
D.
13、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14、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指出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陷落
D.定都天京
15、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的比其他皇帝墓都要矮小时,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革命军》
D.《猛回头》
17、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①荷兰的侵占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解放战争期间,由林彪、罗荣桓所指挥的,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9、《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 清帝退位
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湖北军政府成立
D.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1、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和中法《____________》。
2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公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
23、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______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______。
24、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____;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5、1938年3月至4月,抗日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是________,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是________。
26、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______区;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______的成员,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27、标志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标志新民主主义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 发展状况 | 原因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产生 | 洋务运动的开展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发展 |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发展的黄金时代 短暂的春天 |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 |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 发展受挫,凋谢、萎缩 |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
29、下图为21世纪之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签字仪式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影响了世界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年。
30、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________、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最能体现这次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从这两则材料你看到中国人民的哪些精神?
3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所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近代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中的四件回国兽首铜像:猴首、猪首、牛首、虎首。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的启迪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9—196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图
(1)分析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9——196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被诬陷”发生在哪一时期?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3)请从图中任选一位模范人物拟一个称颂词,并对他的事迹简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