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公众号推出了一期纪念专题,内容包括:
①论文:《平津战役——铸就伟大胜利的关键战役》
②图片:《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
③视频:《人民必胜——规模巨大的解放战争支前运动》
④地图:《辽沈战役要图》
据此判断,这期公众号的专题是( )
A.百团大战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淞沪会战
2、下表所示是列强在中国1894年与1900年设厂总数,与这一变化原因相关的条约内容是
A.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B.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双方协议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念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传统。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北伐胜利进军
C.国共两党合作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5、民间小调这样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民间小调流行时间应当在哪一年后
A.1895年
B.1901年
C.1919年
D.1931年
6、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颁布于( )
A.1898年
B.1904年
C.1912年
D.1949年
7、二次革命爆发于( )
A. 湖北武昌 B. 云南昆明 C. 江苏南京 D. 江西湖口
8、《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翼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
9、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10、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有一处情境: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 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11、在我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
A.189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5年
1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大会上习近平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③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
④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3、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这一投资结构体现了建国初我国( )
A.重工业位居于世界前列
B.经济建设与国情紧密结合
C.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14、1935 年 10 月,红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队伍会师的地方是( )
A.甘孜地区 B.会宁 C.吴起镇 D.懋功
15、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着“首义之城”的美誉;2020年年初,它同样承接着历史的使命,走在抗疫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首‘疫’英雄城市”。这里的“它”是( )
A.北京
B.上海
C.昆明
D.武汉
16、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C. 和平民主建国 D.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7、下图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外交( )
A.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重点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
C.拒绝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D.在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18、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B.打倒军阀,除列强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两个一百年”
19、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20、下面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系列法案,实现了议会对王权的约束,在英国确立了
A. 君主专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D. 军事独裁
21、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2)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界提出的方针是
23、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________________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________________
25、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26、1950年,颁布《________》,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1954年,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下,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
2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__。
29、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行者____________,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30、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32、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此条约中破坏领土主权的条款内容。
(2)“…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的是什么?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运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
33、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新起点与新力量】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图B所示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图A所示事件与图B所示会议之间有何关系?
【新道路与新策略】
材料二
(2)材料二图C中在①处发生的事件的意义是什么?指出在②处建立的根据地的名称。图C中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在图D中的哪一处(填序号)召开?在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E所示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从图F可以看出,百团大战的作战目标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新矛盾与新征途】
材料四 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分项 战役 | 民工(力人) | 挑子 (副) | 担架(副) | 小车(辆) | 大车(辆) | 汽车(辆) | 牲畜(头) | 船只(只) | 粮食(万斤) |
辽沈战役 | 160 | —— | 13800 | —— | 6750 | —— | 30000 | —— | 7000 |
淮海战役 | 225 | 42400 | 73900 | 410900 | 3070 | 250 | 6300 | 13600 | 57000 |
平津战役 | 154 | —— | 20000 | 20000 | 380000 | —— | 1000000 | —— | 31000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