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民谣最能够说明解放战场( )
A.爆发的原因
B.战争的进程
C.胜利的原因
D.战争的影响
2、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是在( )
A.上书李鸿章遭拒后
B.兴中会成立以后
C.广州起义失败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3、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经济援助
B.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4、解放战争中,这场战役“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这场战役( )
A.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19世纪,英国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中英贸易困境的商品,后来,他们发现了“新的商品”可以改变贸易困境,“新的商品”是指(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6、1951年,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这是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是指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获得解放
7、南阳市每年都会在某天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这一天应是( )
A.1月1日
B.7月7日
C.9月18日
D.12月13日
8、下列文字中,属于西亚两河流域居民使用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印章文字
9、上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有个农民对当时推行的一项改革由衷赞叹:“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堵墙也给拆掉了,真是叫人喜欢。”他夸的这一政策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人民公社化
C. 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土地改革
10、在1955年,我们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
A.制衣厂挂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B.苏联帮助我国兴建工业项目
C.国家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D.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11、在近代史上掠取我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12、下侧是一位同学记录的一组史实,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
◆宋教仁遇刺 ◆镇压“二次革命”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
A.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
B.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C.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
D.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
13、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汉阳铁厂
D. 福州船政局
14、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一边进行海防整顿工作,逮捕烟贩,一边通知限令外国鸦片贩子将所有鸦片尽数上缴。然后,他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此历史事件
①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②标志着鸦片战争的正式爆发
③成为英法联军发动战争的借口④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交付海军,被命名为山东号。188年的12月17日,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横跨了131年的历史,国富军强,中国海军强大起来。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沙俄
17、隋朝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A.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黄河、乌江、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18、红军长征路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渡乌江
②巧渡金沙江
③飞夺泸定桥
④四渡赤水
⑤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①⑤③
19、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
D.民主共和
20、习近平曾于1990年作词一首《念奴娇·追思?》,词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处应填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屠呦呦
21、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2、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3、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七大上,______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24、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5、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此文件指的是《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7、请根据下列条约的影响写出相应的条约名称。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4)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
28、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35年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9、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地:威海卫
B.邓世昌英勇殉国之地:黄海
30、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在该政策的适用范围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
31、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西方殖民者贪婪无耻而清政府又腐败无能,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人民心里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让我们通过不平等条约来了解这段历史。
问题一:领土丧失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中国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3)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哪些地方?
问题二:巨额赔款
(4)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多少?
问题三:主权进一步丧失
(5)“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6)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哪次侵略战争之后?
问题四:社会性质变化
(7)鸦片战争后,中国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请说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问题五:认识提升
(8)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2、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你举例除其中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活动。
34、某校八(3)班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下面是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材料,请你加入他们一起探索。
(甲组:风云人物)
材料一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说:在中国人民中有许多极有教养的能干人物,他们能够担当起组织新政府的任务。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寄语。
材料二 李大钊曾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政府”成立的时间及1925年前后“革命”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同志仍需努力”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李大钊的观点,并指出1915年他和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什么运动?
(3)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乙组:社会风俗)
材料三 1912年3月,《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中说:“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法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材料四
(4)据材料三,概括民国政府“晓示人民一律剪辫”的目的。结合材料四中的图片,推断民众对这个举措的态度是否一致,并给出你的理由。
(5)有人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的一系列法令政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阐述理由。
(丙组:民族经济)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一战后,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摘编自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6)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分析民族经济“归于失败”的外因,并谈谈你对“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的理解。
(7)综合本次探究的历程,请你归纳总结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