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恩施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泛区以后,前有淮河岸边,后有追兵。刘伯承夜探淮河,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 赢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胜利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2、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3、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不包括(   )

    A.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C.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D.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 4、学了抗日战争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 南京大屠杀

    B. 血染卢沟桥

    C. 难忘九一八

    D. 血战台儿庄

  • 5、“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的开放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6、《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

    B.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 7、鸦片曾是清王朝“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作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林则徐

    C.陈独秀

    D.康有为

  • 8、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对“多元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9、如下图是19世纪末一幅著名的中国漫面,该漫画反映了

    A.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10、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

    A. 上海

    B. 武昌

    C. 北京

    D. 广州

  • 11、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可见,这些社论关注的是(  

    A.农业的改造

    B.手工业的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一五计划

  • 12、1992年,已是88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此行带来的重大影响有(   )

    ①推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②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确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3、“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A.生产合作社

    B.兼并

    C.赎买政策

    D.没收资产

  • 14、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国内民族团结、民族交融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A.日本派遣唐使 B.文成公主入藏 C.黄巢起义 D.岳飞抗金

  • 15、中华民族 具有反抗侵略的优秀传统。以下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关天培领导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 林则徐领导太平军在靑浦大战中战胜洋枪队

    D. 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迫使帝国主义投降

  • 1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1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A.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内地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D. 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

     

  • 18、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两次战争的主要发动者是英国

    B. 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相同

    C. 两次战争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D. 两次战争中国战败,丧师失地

  • 19、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 20、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公车上书   C. 创立民国   D. 废止科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会议)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会议)召开。

  • 24、日军行动: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开进______

     

  • 25、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 26、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2008年9月,(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27、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中国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终被大火吞噬的是________

  • 28、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1956年底,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

  • 30、1839年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1年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2021年3月30日,“舰证中山魂——孙中山与中山舰事迹特展”在“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重庆宋庆龄纪念馆开幕。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简单概括孙中山的重大革命活动。

  • 33、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推翻清王朝的事件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含有两层意思。一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下,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中国历史》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林伯渠曾经说过,“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乔晓阳《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场“自强运动”的名称,分析“自强意识”觉醒的背景。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哪一运动践行了上述思想?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革命还留有什么遗憾?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它们拟一个学习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