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使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彻底摧毁了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于(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发展科学教育上
B.精神文明建设上
C.经济建设上
D.民主与法制建设上
4、下列关于《南京条约》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割香港地区给英国
B.赔款白银2100万两
C.开放广州、上海、武汉、南京、厦门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5、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7周年,下列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行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6、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反映了当时( )
A.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7、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 )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8、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兴中会
D.创办同盟会
9、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C.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D.要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10、下表小结了1927年至1937年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从这些事件可以得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A.一直都在合作
B.从对抗到合作
C.一直都在对抗
D.从合作到对抗
11、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并非偶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
A.革命形势发展的需求
B.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C.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
D.传统文化孕育的结果
12、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取改良形式
C.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13、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要抓好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C.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14、下图照片中的历史史实发生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5、1985—1987年,我国裁军100万人,全军师团单位减少4054个,军级单位减少31个,大军区减少4个。这种情况( )
A.导致军队的威慑作用下降
B.忽视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C.不利于国防建设的现代化
D.有助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16、毛泽东在延安时回忆说:“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作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敬告青年》
D.《文学革命论》
17、清朝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根本目的是
A. 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 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 维护清朝统治
18、关于某场战争的形势,毛泽东说:“蒋介石伸出两个拳头打我们……两个拳头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要紧紧地拖住这两个拳头……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下图能体现该战争形势的是( )
A. B.
C.
D.
19、“民国时期,小到摩擦,大到大规模的血战,总是不断发生。据历史学家统计,在1916-1928年间共发生140次战争导致这一时期战争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义和团运动
B.袁世凯独裁
C.军阀割据
D.“二次革命”
20、有一证件的文字是“兹有顾福初君依章于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特发给此股单为证。”对此证所反应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地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21、1909 年 10 月 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______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2、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在______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3、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4、_____________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6、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___________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___________”。
27、【代表聚集·制度确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确立。
28、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_______。
29、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0、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3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的内容。
32、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哪年?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内容或者意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
3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 “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哪一次事件密切相关?
(3)材料三中“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