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海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历史学者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南京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这一目的的是

    A.五口通商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让香港岛 D.中英两国协商关税

  • 2、发展需要正能量,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县教体局系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雷锋身上体现出的是(     

    A.国际主义

    B.居安思危

    C.救亡图存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三大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沈阳 B.天津 C.北平 D.南京

  • 4、《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武昌起义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 5、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

  • 6、五四运动与以往任何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完全失败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革命的坚决性

  • 7、“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使中国共产党得出这一认识的重要事件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京汉铁路大罢工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中共二大的召开

  • 8、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族民权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 9、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洪秀全   D. 左宗棠

     

  • 10、1982年,邓小平针对香港问题曾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里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是指

    A.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是顺应世界潮流之举

    B.中国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并提出了适宜的方针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收回香港

    D.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

  • 11、1984年邓小平曾说:“世界上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我上面讲的这类方式,这样能向人民交代,局势可以稳定,并且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可见,香港回归的意义是(  

    A.洗雪了中国百年耻辱

    B.为解决世界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C.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促进了香港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 12、下面两幅图片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外国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外国的侵略势力从内地向沿海方向发展

    D.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内地

  • 13、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 14、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汉阳铁厂

  • 15、“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土地革命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下面是1921 -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表。据表格内容可以推出的是( )

    A. 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革命道路的开辟

    B. 第二次增长是由于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 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 17、下图是20世纪30、40年代华北地区的根据地形势图。图中的“根据地”是(     

    A.广州国民政府发动北伐后的大后方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的主要地区

    D.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的主战场

  •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 沿海   B. 城市   C. 内陆   D. 农村

  • 19、下图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20、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创办《万国公报》

    B.组织强学会

    C.公车上书

    D.发布变法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94年是农历的“甲午年”;1898年是_______年;1901年是“辛丑年”;1911年是_______年。

  • 22、意义:____________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23、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24、每座英雄的城市都有英雄的故事在传诵。请根据提示要求写出城市名称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里是_______________

    (2)在这里,召开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是_________

    (3)在这里,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这里是___________

  • 25、   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战斗了   年。

  • 26、一人一城都是一枚书签,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人物)

    (1)他是致远舰管带,光绪帝为其书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是________

    (2)他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曾帮助清政府收复了新疆。他是________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其革命活动主要________

    (城市)

    (4)广州十三行曾包揽了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________政策,经历了鸦片战争的炮火,广州被迫开放为________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主权。

  • 2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8、【危机·突变】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割让____________给英国,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9、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革命。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的国家。③推动了国际________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

  • 30、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无法成为太平天国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 32、素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

    (2)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见证了地主阶级哪一探索活动?

    (3)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4)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以及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名称。

    (5)写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名称。

    (6)对上海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

  • 3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带给你哪些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维新变法期间各地重要报纸        图2     革命党人陈天华的著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些报纸和著作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随着日本在华势力的增强和政治经济利益的扩大,日本在华新闻事业的发展势头不减,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已累计有中文报纸30多种,试图影响中国读者和舆论,干预中国政治,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七七事变后,日本相继在沦陷区新创办了30种以上的中文报刊……它们大量刊登颂扬日本对华侵略战争和傀儡政权的报道,宣传“建立东亚新秩序”“治安强化运动”和“防共、剿共”。日本依靠这些通讯社和报刊,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宣传网络,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摘编自易文《中文外报:一个独特的研究视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人在中国创办报刊意图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报刊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