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列图片,它们集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
A.浮夸风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土地改革的成就 D.建立人民公社的功绩
2、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下列叙述与北大历史不符的是
A.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B.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C.是五四运动发源地
D.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它雄辩的证明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总司令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陈毅
D. 刘伯承
5、下列历史事件中,联系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 《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C. 洋务运动一京师大学堂
D. 井冈山会师——工农红军笫四军
6、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中国,在中国居住了17年,并在元朝做官。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
B.接见他的中国皇帝是成吉思汗
C.马可波罗会说汉语和蒙古语
D.《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8、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 北伐战争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9、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1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 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 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11、历史课上,老师介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从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他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2、“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该材料反映的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 )
A.太平天国灭亡
B.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C.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D.太平天国发生内乱
13、英军随军军需官加内特·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记录了关于“英军战利品的分配和法国军官们对战利品进行公开拍卖的场景”。与“战利品”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签订《南京条约》
B.签订《天津条约》
C.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4、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反对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5、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 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准备
B. 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 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 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16、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人民大众艺术素养较高
B.人民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D.人民已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7、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权利法案》
D.《罗马民法大全》
18、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而今天我们更应该认清毒品的危害,下面给出拒绝毒品标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放任毒品,构建和谐
B.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C.贩毒不惩,制毒不究
D.不吸毒,可贩毒
19、梁启超由拥护袁世凯到反对袁世凯,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梁启超始终坚持君主立宪制
B.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袁世凯未能满足立宪派要求
D.梁启超要求限制袁的权力
2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2、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________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3、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_________联合多个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4、洋务运动中,后期以“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2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式的标志是________
26、1919年,《新青年》上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7、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治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请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政治变革: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1689年议会通过《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君主立完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1776年7月4日,在北美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_______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发明创造: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______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 ______”时代”。
科学理论: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_______》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8、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29、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_____)经济特区,该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30、1950年,中共中央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1、素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
(2)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见证了地主阶级哪一探索活动?
(3)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4)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以及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名称。
(5)写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名称。
(6)对上海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
32、(1)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3、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之后关系破裂,走向战争。
(1)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5)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34、阅读判断:
“十四年抗战”完整包括了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阶段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以局部抗战为起点,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起“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回顾历史,抗日战争由局部逐渐演变为全国抗战是一个连贯、发展的历史过程。“十四年抗战概念”,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的必然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能准确反映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世界人民重新审视和尊重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的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摘编自冯俊新《尊重历史面向未来——为“抗战历史”正名》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涂“未涉及”。
①“十四年抗战”包含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阶段,是一个连贯、发展的历史过程。
②“十四年抗战概念”的使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
③“十四年抗战”是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共经历了十四年的艰难历程。
④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1月3日起在中小学各级各类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2)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转变为全国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怎样重要的国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