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两岸交往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这一“共识”主要是指( )
A.加强两岸经济合作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D.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2、下列最体现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事件是
A.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 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 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 修改总统选举法
3、如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4、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③金田起义 ④太平军占领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该战略的奠基工程。( )
A. 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B. 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C.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 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6、1845年,一名英国商人贩运一批棉布到中国倾销,他不可能到达下列哪个城市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宁波
7、绵阳中学英才学校进行了关于“医食住用行”的口述史调查,根据调查,你认为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有关中华民国的成立,说法有误的是( )
A.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C.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9、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构想,这是主要体现了他的思想。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国共合作
10、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如图是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
A.口述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档案文书
11、《中国关税往事》记载:近代某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这一年最早可能是( )
A.1840年
B.1843年
C.1895年
D.1901年
12、“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悔、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下列关于抗战表述错误的是
A.“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张自忠、左权就是这场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代表
B.“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说明中国抗战的胜利与世界其他国家无关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体现之一
D.“众志成城抵御外悔一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4、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些抵制 D.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屝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徐悲鸿
B.聂耳
C.冼星海
D.田汉
16、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五口通商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17、“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面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18、通过抓关键词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将“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归纳成一个单元,其主题应该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教学园地版权
19、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 五四运动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 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20、“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有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兴办新的文化
教育事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____;派遣____出国深造等。
22、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3、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24、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 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合作。1971年10月,恢复了___________在这一组织中一切合法权利,壮大了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25、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________。
(2)戊戌政变中,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________。
(3)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指挥“百团大战”的是:________。
27、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交接入列。
28、“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比特拉克……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其中“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9、辛亥革命的枪声首先在_________(地点)打响,中华民国在______(地点)成立。
30、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31、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幼年走向成熟标志会议名称?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主要代表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2、探究一、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
(2)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胜利会师?
探究二:开国大典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获得了新生。
(4)开国大典举行的具体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5)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探究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
(6)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8)感悟:通过上述探究,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33、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三次分离——
34、战争、灾难与屈辱的印记是近代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伤痛。
材料一
(1)阅读年代尺,按时序写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名称。
材料二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四 清政府赔款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列强可在此线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清政府承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
(2)阅读材料二、三、四的内容,例举近代中国遭受破坏的主权有哪些?
材料五
(3)结合所学,仿照示例写出材料五所示图示中空缺的条约名称,并分别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影响。
示例: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失去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