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海东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两岸交往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这一“共识”主要是指(     

    A.加强两岸经济合作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D.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 2、下列最体现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事件是

    A.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 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 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 修改总统选举法

     

  • 3、如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4、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③金田起义   ④太平军占领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该战略的奠基工程。( )

    A. 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B. 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C.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 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 6、1845年,一名英国商人贩运一批棉布到中国倾销,他不可能到达下列哪个城市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宁波

  • 7、绵阳中学英才学校进行了关于“医食住用行”的口述史调查,根据调查,你认为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下列有关中华民国的成立,说法有误的是( )

    A.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C.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9、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构想,这是主要体现了他的思想。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国共合作

  • 10、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如图是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口述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档案文书

  • 11、《中国关税往事》记载:近代某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这一年最早可能是(     

    A.1840年

    B.1843年

    C.1895年

    D.1901年

  • 12、“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悔、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下列关于抗战表述错误的是

    A.“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张自忠、左权就是这场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代表

    B.“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说明中国抗战的胜利与世界其他国家无关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体现之一

    D.“众志成城抵御外悔一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 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 14、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些抵制   D.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屝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徐悲鸿

    B.聂耳

    C.冼星海

    D.田汉

     

  • 16、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五口通商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17、“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面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18、通过抓关键词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将“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归纳成一个单元,其主题应该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教学园地版权

  • 19、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 五四运动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 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20、“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有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兴办新的文化

    教育事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____;派遣____出国深造等。

  • 22、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 23、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 24、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 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合作。1971年10月,恢复了___________在这一组织中一切合法权利,壮大了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 25、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________

    (2)戊戌政变中,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________

    (3)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指挥“百团大战”的是:________

  • 27、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交接入列。

  • 28、“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比特拉克……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其中“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 29、辛亥革命的枪声首先在_________(地点)打响,中华民国在______(地点)成立。

  • 30、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幼年走向成熟标志会议名称?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主要代表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 32、探究一、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

    (2)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胜利会师?

    探究二:开国大典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获得了新生。

    (4)开国大典举行的具体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5)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探究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

    (6)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8)感悟:通过上述探究,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 33、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三次分离——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战争、灾难与屈辱的印记是近代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伤痛。

    材料一 

    (1)阅读年代尺,按时序写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名称。

    材料二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四  清政府赔款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列强可在此线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清政府承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 

    (2)阅读材料二、三、四的内容,例举近代中国遭受破坏的主权有哪些?

    材料五 

    (3)结合所学,仿照示例写出材料五所示图示中空缺的条约名称,并分别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影响。

    示例: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失去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