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渭南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 邓小平复出整顿   B. “九一三”事件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四五”运动

     

  • 2、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右图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战前的中国是一个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B.战前的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战后议税使得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战后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3、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

    ②孙传芳

    ③张作霖

    ④陈炯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以下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

    C.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西安事变——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5、“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作曲者(   )

    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

  • 6、“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7、2020年电影《八佰》热映,描写的是抗战初期一次比较有名的战斗“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反映的重大历史背景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 8、“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9、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史料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

    B.八国联军杀害中国人民的照片

    C.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纪念章

    D.《南京条约》签订时的照片

  • 10、1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李鸿章——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孙中山——辛亥革命   D.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 11、有学者曾指出,近代中国一场运动的革命纲领是“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

    A.李鸿章

    B.陈独秀

    C.洪秀全

    D.孙中山

  •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从本质上讲主要是(

    A.是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都有英国参与并都使用武力 

    C.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D.都使侵略者打开了中国市场

     

  • 13、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关于“战争”的理论:除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外,民族利益常常是战争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史实证明民族利益在一定条件下,是高于阶级利益的。下面哪一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A.1927~1936年国共十年内战

    B.国共正式合作抗日

    C.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渡江战役胜利,国民党政权垮台

  • 14、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打倒土豪,分田地

  • 15、童谣也能证史。今年88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16、1955年,毛泽东给模范功臣代表大会的题词(如图)。从题词内容看解放军的任务重心是

    A.进行军事战争,夺取政权

    B.打击恐怖分子,维护和平

    C.保家卫国,维护领土完整

    D.推行军兵种建设,实现军事现代化

  •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对“新的历史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C.中国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

    D.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 18、如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实施的150项重点项目的比例统计。这表明当时我国(     

    A.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

    B.轻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 19、“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首歌谣描绘了( )

    A. 三元里抗英   B. 虎门销烟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 20、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沿岸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可以看到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国民革民军北伐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开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年夏,天京沦陷,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 22、识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1)写出洪秀全开始发动起义的地点。

    (2)写出太平天国的都城。

  • 23、1856年,_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而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了《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 24、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25、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 2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9月制定的《______》,______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27、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28、《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__》。

  • 29、1937年的______(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的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能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_______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 _______外交政策。

    (4)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2、简答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清政府使中国近代屡败屡战的根本愿意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那些启示?

     

  • 33、日出东方,叩启天穹;漫天朝霞中,中国人迎来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岁月的长河中这次会议不过匆匆一瞬,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却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让我们回顾历史,感受党的丰功伟绩。

    人物篇: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谁为党的中央局书记?

    (2)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1978年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决策篇:

    (4)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5)改革开放以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外交篇:

    (6)1971年10月25日,哪一历史事件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7)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了哪一个国际性组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写出材料四中的这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的重要阵地?

    (5)结合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