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鄂尔多斯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这反映了(     

    A.农业合作化优先于工业化

    B.工业化比农业合作化重要

    C.农业合作化服务于工业化

    D.工业化服务于农业合作化

  • 2、电影(一个人的奥运》已在全国各地上映,它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的凄惨景象。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人参加奥运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了(  )

    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③旧中国的贫穷落后④所有的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的强项了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3、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其中不包括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C.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D.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开始   D. 遵义会议

  • 5、“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递实行。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可见当时农村和城市改革的相同点是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

    C.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

    D.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

  • 6、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

    B.开设工厂

    C.协定关税

    D.开埠通商

  • 7、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间,胡耀邦同志遭受严重迫害,但他不顾个人荣辱安危,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胡耀邦同志遭受迫害留给我们最主要的历史反思是(     

    A.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B.提防领导人对形势的误判

    C.完善民主与法制

    D.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 8、160年前,欧洲两名强盗入侵北京城,抢走十二生肖像。2020年11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至此,这尊马首铜像终于结束百余年的漂泊,回归祖国怀抱。导致马首百年漂泊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2019年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其中,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涌现出的有“铁人”之称的“最美奋斗者”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 10、1971年10月,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胜利,开始重返国际政治舞台。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中日建交

    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1、日本为发动战争找借口,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这一事件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双十二事变

  • 12、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他的诗句中反映长征的是(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13、创建于北京的老字号同仁堂,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带头进行(     

    A.独立经营

    B.公私合营

    C.投资国外

    D.手工业合作化

  • 14、1987年,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九二共识”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 15、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俄国外,还有(   )

    A. 法、德   B. 德、英

    C. 英、美   D. 法、美

     

  • 16、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个旧刊物(  )

    A. 《敬告青年》   B. 《每周评论》

    C. 《新青年》   D. 《民报》

     

  • 17、1956到1976年,二十年的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不少弯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①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

    A. 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19、下图是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 英国割占香港岛   B. 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 20、1894年9月17日致远舰在弹药将尽时冲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欲使用鱼雷击沉敌军,无奈遭到日本舰队的炮弹袭击,致使志远号沉入海底,全舰官兵246人全部殉难。在此次事件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左宝贵

    B.徐邦道

    C.邓世昌

    D.丁汝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兴中会:________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________”。

  • 22、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 23、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 ______

  • 24、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__________

  • 2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__________。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 26、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 27、1924年,中国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

  • 28、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一系列主张。

  • 29、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点是______;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

  • 30、填图

    (1)请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点ACD

    (2)请在图二中填入《马关条约》除苏州、沙市外的另两个通商口岸的名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大会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谁?

  • 3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日的是什么?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

  • 33、对近代中国而言,海洋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并频频得手的历史。请举两例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史更是列强从海上侵略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2“……中国的东南海疆也也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请列举清政府进行海防建设的措施。并用史实说明清政府的海防建设是否实现了国家的海防安全?

    3)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2)最能体现材料二图表中“完全沦为”的具体内容是《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

    (3)请你为材料二的图表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

    (4)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材料中的归纳法和图示法外,你还会采取什么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