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粉厂内要防止爆燃,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2、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1】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 ②能源开发 ③材料研究 ④精确计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及应用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
B.使用火药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3】以下实验操作规范、安全的是
A.取用固体
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3、构建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
C.守恒观:用于制备氧气的物质必须含有氧元素
D.分类观:冰和水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4、“绿色中国”可持续影响力大会于2023年12月3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践行绿色理念,共话中国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回收利用,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提倡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灯照明
D.增强比赛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5、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
B.Hg
C.CO
D.NaCl
6、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B.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D.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
7、《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属于氧化物
B.田七氨酸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8:2:5
D.田七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B.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C.茶氨酸中C、H、O、N元素的个数比为7︰14︰3︰2
D.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9、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所需的氧气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
B.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
C.通入氧气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氧气
10、“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杂志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体积
B.装入固体粉末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2、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点燃酒精灯
13、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金刚石
B.B点对应的物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生活中可以用于灭火
C.C点对应的物质,在空气中含量升高时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D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CaCO3
14、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地热能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1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乙可为CO
B.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H2O2
C.甲不可能是碳酸
D.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16、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救援刻不容缓,地震过后,防疫部门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
的化学式为
A.
B.
C.
D.
17、2017年“3·15”晚会上曝光了某公司所生产的动物饲料中有喹乙醇(C12H13N3O4),长期使用会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下列关于喹乙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喹乙醇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喹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喹乙醇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3:4
D.喹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8、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
A.SiO2
B.H2SO4
C.Al2O3
D.Fe3O4
19、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纯碱
C.蔗糖
D.面粉
20、许多前沿科学都离不开纯净物的贡献。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炭
B.空气
C.汞
D.石灰石
2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石油
B.干冰、石灰石
C.水银、氢氧化钠
D.煤、酒精
2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及方法 |
A | 锰酸钾(高锰酸钾) | 充分加热 |
B | 氧气(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氧化钙的玻璃管 |
C | 硫酸铜溶液(硫酸锌)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木炭粉(氧化铜)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A.A
B.B
C.C
D.D
23、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自来水厂处理过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C.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主要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24、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基本方法。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
B.汽水
C.空气
D.液氮
25、我们可以从微观角度看宏观世界,下列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柳絮纷飞——分子在运动
B.过氧化氢分解——分子种类改变
C.温度计中汞柱上升——原子体积变大
D.磷在空气中燃烧——原子种类改变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7、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水的组成。
28、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他们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容易导致酸雨
B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 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D 煤和天然气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2)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方案一: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空气气中过多的CO2,然后再“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②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③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则分解不完全。
方案二:将CO2转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 ,反应物、生成物如图所示,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薪火相传、努力奔跑。2019年6月24日上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实体火炬在我县传递,尽展美丽、文明新盂县。
(1)二青会圣火燃料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热值高、安全、环保,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山水盂县给世人一个文明、清新的面貌,作为一名盂县人,我们能做的文明行为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0、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硫 C.红磷 D.五氧化二磷 E.二氧化碳 F.氧气 G.氮气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3)在通电时能发出特殊颜色的光的是______;
(4)能够制造氮肥的是_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______。
31、构建知识网,可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如图是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______类物质。
(2)写出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酸与碱之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
(4)用硫酸除铁锈的方程式是___。
3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C表示的元素在周期表位于第_______周期
(2)A—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
(3)E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a=_______
33、按要求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填元素符号)
(2)金刚石的化学式_____
(3)高铁酸钾(K2FeO4)是常用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氯化钠的构成粒子的符号_____
(5)硫酸铁的化学式 _____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比较大的原因是_____
34、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1)温泉中含有的钙、镁、钠、硫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及美容的作用,这里的“钙、镁、钠、硫”指的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黏合剂和防火材料,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氮气常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5、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出现混乱,现编号如下:①需解决的内容: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②该气体是二氧化碳。③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____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②;属于反思评价的是④。
36、现象:
①与电源相连的两极都有_________产生;
②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里气体体积是正极的_________;
③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_____燃烧,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_________。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是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 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还需要连接B→_____→_____ 装置(填字母序号)。
(3)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F中的浓硫酸是作为_____剂。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①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熄灭,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 该气体可用于_____。 (写一种用途)。
38、同学们要做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1)是课本上的装置,图(2)是同学们改进的装置。写出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装置中罩在酒精灯上的网罩作用是_____________;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还原常加入过量的碳粉,由此猜测改进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9、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
(1)现在大气的成分是在几千万年前就已固定下来,主要的成分是氮气和 _______,现在 大气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
(3)次生大气中主要含有 5 种物质,其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物质 D 在红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 B 物质和氧气,参加反应的 D 和 B 物质的 分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
②可用 ___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检验次生大气中含有物质 E。
③现在大气中的氮气,最初有一部分是由次生大气中的_______(填化学式)和氧气反应 生成的两种产物之一。
40、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