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在制备碳纳米管时得到了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副产品,该副产品外观类似泡沫、质地轻盈,被称为碳纳米泡沫,它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碳素材料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属于不同种物质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不具有可燃性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2、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丙和丁质量比为22:9
3、磷酸奥司他韦具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其化学式为C16H31N2O8P。下列有关磷酸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磷酸奥司他韦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31:2
C.磷酸奥司他韦由58个原子构成
D.磷酸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图2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C.图3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图4可用于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
5、神州十七号空间站中的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共涉及到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每8g乙参加反应可生成36g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7、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海底开采出的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8、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食用时有清凉感,因其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下列关于木糖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152g
D.生成过程中用到的氧元素的质量最多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化学学科的一些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氧气
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体积
B.装入固体粉末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2、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的“血液”
B.“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C.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13、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此时生成的C的质量为
A.3g
B.4g
C.5g
D.6g
1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点燃酒精灯
15、“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是其香味的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含有9个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6、下列有关学科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根据守恒观:16gC与32gO2反应,推知生成CO2的质量为48g
C.根据结构观: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根据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知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先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后用大量水冲洗
D.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18、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9、碳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21、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水、空气
B.氮气、氯酸钾、煤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熟石灰、石油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铁丝与氧气反应
C.倾倒液体
D.过滤液体
2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0 | 3 | 2 | 20 |
反应后质量/g | a | 28 | 2 | 0 |
A.a=15
B.物质Z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Y、W的质量变化比为5:4
D.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4、碳酸氢钠(NaHCO3)做发酵粉时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25、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世界承诺: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
B.碳元素
C.碳原子
D.碳单质
26、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HCOOHCO↑+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HCOOH
B.乙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C.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D.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27、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m个硅原子_____;
(2)亚铁离子_____;
(3)二氧化氮分子_____;
(4)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9、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0、水是生命之源。
(1)净化天然水时加活性炭的目的是_________。
(2)硬水会给生活带来不便,生活中把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天然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下列单一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4)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下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选填“a”或“b”)。
31、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关“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应用较为广泛。
(1)解释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验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证明铁比铜活动性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中硫酸铜溶液倒入锥形瓶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反应前后溶液中一定不变的离子是_________(用符号表示),实验后将锥形瓶中的固体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其质量为bg,则a______b(填“>”“=”或“<”)。
32、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是 。
(2)B中水的作用是 。
(3)通过实验C塑料瓶注入水振荡变瘪而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3、如图是医院常用注射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内容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液中溶剂的化学式_____。
(2)注射液中溶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_____,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4、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铂金饰品
B 铁锅
C 铝导线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_____。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氢铵中所含的元素_____;
(2)硅元素_____;
(3)过氧化氢分子_____;
(4)氯酸钾制氧气_____。
36、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3)碱式碳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化合价_____。
(5)人体缺少_____元素容易导致智力低下,严重易得侏儒症。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实验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讨论交流】该小组同学对该装置进行了讨论,提出意见如下:乙同学认为B中纸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其变红。丙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会被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
【现象分析】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2)与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B中干燥纸花变红,原因是______。
(3)与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能证明二氧化碳未被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_____。
38、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我们学过的六种制取氧气的途径如图2所示。
(1)请写出a仪器的名称_____,其中途径_____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填序号,下同)。
(2)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从节省能源角度讲,途径_____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
①该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
②该途径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中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选一种即可),用该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_。
③若想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该途径发生装置中所选仪器可做的调整为_____。二氧化锰在上述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作用,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3)A2途径所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操作过程中若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9、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根据该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二条即可)
(2)若想从B物质的溶液中得到B的晶体,最好采取什么办法?
40、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2C = Si+2CO↑。若生产8.4g硅,计算理论上需要二氧化硅(SiO2)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