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几种含碳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C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
B.乙醇(C2H6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乙炔(C2H2)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1
D.等质量的乙醇、乙炔、乙烯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2、自淄博烧烤在全网走红之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顶流”。针对烧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烤用的木炭疏松多孔,因此具有较强吸附能力
B.木炭燃烧有浓烟冒出,浓烟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C.烧烤时常用到锡纸(铝箔),铝块能制铝箔是因为铝有延展性
D.烧烤炉材质为生铁,烤串签子是钢,二者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添加酒精
C.滴加液体
D.加热烧杯中的液体
4、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标志,下列标志表示严禁烟火的是
A.
B.
C.
D.
5、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隔变大
B.闻到校园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气有可燃性,氧气有助燃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分子数目变多
7、现有5.4gZn和Mg、A1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0.4
B.0.6
C.0.8
D.0.1
8、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应理解为
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原子
9、汽车尾气转化装置中,常用铂、钯作为催化剂,将有毒的NO、CO等转化为无毒的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O=N2+CO2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反应前后铂和钯的性质和质量均保持不变
D.催化剂作成蜂窝状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10、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
B.星火燎原
C.铁杵磨针
D.滴水成冰
11、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氯酸钾、石油
B.干冰、氧化铜、矿泉水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天然气、煤
1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物、冰水混合物
B.污染空气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量筒
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13、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它们在中充分燃烧时,产物只生成
的是
A.
B.
C.
D.
1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易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锂(Li2O),锂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
【1】如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锂属于金属元素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的原子序数为3
D.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2】Li2O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3】下列关于药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氢铵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B.二氧化锰保存于广口瓶中
C.金属锂保存于冷水中
D.澄清石灰水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
15、硫化亚铁(FeS)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中,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2
16、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CuFe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 | B.镁带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 | C.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A.A
B.B
C.C
D.D
17、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4.4g某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xHy)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部分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刻,O2和CO2的质量相等
B.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3H6
C.该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为3n
D.反应结束后,密闭容器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3.2g
18、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9、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积小,质量也小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C.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20、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锌ZnCl
B.氢氧化钙CaOH
C.碳酸钠NaCO3
D.硫酸亚铁FeSO4
2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粉笔折断
C.铁锅生锈
D.面包霉变
22、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X+2O2=2CO2+2H2O可知,X是C2H4O
B.模型与推理: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虽是不同物质,但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D.实验与探究: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验证CuO能加快反应速率
23、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大特点,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
C.洁净空气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24、“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能对天然水进行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滤膜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利用椰壳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消除异味
C.抗菌颗粒可以消灭细菌
D.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2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27、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征 | ①______ | ②_____ | ③_____ |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温室效应增强排放的建议_____
(4)化石燃料有煤、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8、金属材料用途很广,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
(1)铜火锅可以用来涮肉,这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
(2)焊锡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_____(填“高”或“低”),可用于焊接金属。
(3)除防止金属锈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是_____。
(4)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uCl2杂质,下列试剂最好的是_____(填序号)。
A 锌粒 B 铁粉 C 铜丝
(5)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利用了金的什么化学性质?_____(填序号)。
A 光泽好
B 耐磨、易加工
C 容易导电
D 很难被氧化
(6)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先进的砷化镓主板和铝合金边框制成,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_____(写出1条即可)。
2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p表示______。
(2)a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在20℃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2g甲固体未溶解,则20℃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
(4)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的方法有______。
30、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氮气 B活性炭 C氢气 D不锈钢 E石灰石 F武德合金 G硬铝 H钢铁
(1)可用于制造保险丝的是_______;
(2)理想绿色能源__________;
(3)人类应用最广泛的合金的是_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________;
(5)常用于食品充气包装的气体是___________;
(6)可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__。
31、在过滤的实验操作中:
(1)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稍微内壁的原因:____________。
(2)滤纸的边缘要___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 。 .
(2)该操作用于水的净水,可除水中___________杂质。
(3)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1)黄河水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______(选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2)河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____检验。
(3)“引黄人晋”工程解决了我省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字母)。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________(填元素符号)组成的但是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4、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两种即可)
(2)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选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①甲同学用分解氯酸钾方法制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C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通入?如何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④若甲同学称量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试管内剩余固体总质量为16.9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
3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②2个氢原子______;
③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④硝酸根离子______。
(2)写出符号“3H2SO4”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______;
②“4”表示______。
36、请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
(2)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小组同学设计用如图装置对木炭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钯(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
原理:
现象: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
(1)若固体Y为木炭,气体X为氧气。打开A装置中弹簧夹,缓缓通入充足氧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固体Y为木炭,X为二氧化碳。连接A和B装置,打开A装置弹簧夹,点燃酒精灯,观察到B中产生黑色沉淀。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固体Y为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气体X为氮气。探究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及检验气体生成物。
①A、B、C装置从左到右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完成下表内容。
装置 |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A | ______ | ______ | 有Cu生成 |
B | ______ | —— | 有CO生成 |
C | ______ | ______ | 有CO2生成 |
(4)根据以上实验,木炭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8、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1,若要制得氧气,反应物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工业上,采用丁方法制取氧气,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图2中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3)用A装置制氧气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把导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试管外壁,观察现象,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H2O2制取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用该方法收集氧气,集满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图1中甲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试管内的残余物处理方式为将其放入___________。
39、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0g,加入足量的10%盐酸,产生CO2 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含碳元素)。
①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9)
②若取该样品10g,充分煅烧,最多可以产生CO2 (20) g。
40、古时所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
(2)锡制品在泉州具有悠久的历史。锡箔的打制是利用了锡的______性。
(3)铁保存不当容易生锈,铁锈蚀是因为铁跟______等物质作用的结果。自行车链条采用_______的方法来防止生锈。
(4)《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描述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某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检验滤渣成分时,发现其中有铁粉,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滤渣中含有铁粉 |
根据上述结论,滤液中的溶质______(填“有”“没有”或“可能有”)硫酸铜。
(5)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硝酸银(AgNO3),加入适量的铁屑进行置换反应以回收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