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它们在中充分燃烧时,产物只生成
的是
A.
B.
C.
D.
2、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大多是锂离子电池,其材料之一是钴酸锂(),其中锂元素为+1价,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3、走进呈贡斗南花卉市场,到处都是美丽的鲜花,香气扑面而来。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4、“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化学性质:CO2能与水反应;CO具有还原性
B.用途:CO2可用于制冷剂等;CO可做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C.结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D.物理性质:CO2密度大于空气,会溶于水;CO密度小于空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杭州亚运会火炬塔首次使用零碳甲醇作为燃料。零碳甲醇是通过捕集工业废弃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6、学习化学能培养我们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异,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2gH2和20gO2充分反应生成18g水
C.模型与推理:CO2使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化学变化
D.实验与探究:往水样中加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水样是软水
7、中国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下列民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剪窗花
B.清明节放风筝
C.端午节赛龙舟
D.中秋节酿桂花酒
8、有空气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常做食品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见的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会和任何物质反应
D.水中的鱼虾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9、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层薄膜;②鸡蛋壳浸到食醋中变软;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④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红。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0、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如图是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B.1个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
C.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11、河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烧白瓷
C.刻石雕
D.晒海盐
12、下列物质对人体无害的是
A.一氧化碳
B.亚硝酸钠
C.二氧化硫
D.氯化钠
13、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B.阿奇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8g
C.阿奇霉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
D.阿奇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4、“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能是
A.NaCl
B.NaClO
C.NaClO3
D.NaClO2
15、以下摘录的是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C.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
D.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16、三硝基胺【N(NO2)3】可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硝基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三硝基胺分子中含有3个NO2分子
C.三硝基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
D.三硝基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硝酸铵(NH4NO3)的高
1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是
A.导线多用铜丝,很少用铁丝
B.将铜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神农书》中记载“湿法炼铜”,胆矾水可浸铁为铜
D.将铁和铜分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只有铁表面有气泡
1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19、化学实验是拓展化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极生成的与
的质量比是1:16
B.点燃负极生成的气体,产生黄色火焰
C.该装置中添加的是蒸馏水
D.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0、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集气瓶中均充满O2并盛有少量水)。关于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
B.反应都需要点燃;都放出热量
C.甲、乙、丙中水的作用完全一样
D.实验现象:甲中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乙中产生白烟;丙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1、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根据烧杯内壁有水以及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两个现象,得出的实验结果是
A.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称量10.05g固体
C. 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2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点燃酒精灯
24、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应接电源正极
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8min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
2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
B | NaCl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 | KClO3 | 加入少量MnO2,加热 |
A.A
B.B
C.C
D.D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27、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健康的水
(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议农民在饮用前要___________。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分析过滤完仍然浑浊的原因________
(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5)节约水资源使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请列举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__
28、________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家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很多规律.
29、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会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3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3时,则该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B、D所示粒子对应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1、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2)升高温度可使_____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3)M点表示__________。
(4)60℃时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5)将2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6)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法提纯A。(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此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________;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当前人类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膜,生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3、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2.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KNO3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4、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O2、H2O、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大气中的CO2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到空气中的CO2过多,可能会加剧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消耗O2产生CO2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3)按照如图操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一个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35、请用合适化学符号或名称填写。
名称 | 氯气 | 氖气 | _____ | 氯化铵 | 硝酸银 | _____ | 碳酸钠 | 亚铁离子 |
符号 | _____ | _____ | Cu | _____ | _____ | Ca(OH)2 | _____ | _____ |
36、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个氮原子________;
(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3)氦气________;
(4)氧化亚铁________;
(5)个氨分子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收集装置选用___,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4)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下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验证氧气的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若同时采用C装置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的原因是_____,气体集满后,防止水倒吸的操作是_____。
(3)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的物质为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 (填“D”或“E”)。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_____。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5)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进行图F所示的实验,在红磷和水都足量的情况下,反应后,冷却,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4/5,由此你得到的信息有_____。
39、中国的铁锅作为一种健康炊具,在世界备受欢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完铁锅后如何防止生锈?
(2)废弃的铁锅回收利用的意义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除了金属回收利用之外,还有哪些途径?(答一点即可)
40、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的成分,取10g该合金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加人93.7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反应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 .
(2)10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g.
(3)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