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超百人遇难,令人痛心。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3
D.+5
2、下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B.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NO3,得到140g溶液
C.将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质量不变
D.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3、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C37H38N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构成
B.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
C.一个C37H38N2O6分子是由83个原子构成
D.C37H38N2O6中含有一个N2分子
4、下图为汞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汞的核电荷数为80
B.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5、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
B.供给呼吸
C.制碳酸饮料
D.灭火
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8、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9、学习化学既要“见著知微”,又要“见微知著”。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由该反应可知,反应物为两种单质
D.由该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10、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1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D.消耗盐酸的质量N>M
12、“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最新一代原子钟—“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铷离子Rb+有36个电子
C.铷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7g
13、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乒乓球碎片与滤纸片的着火点
B.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证明呼出的气体中CO2较多
14、吸烟有害健康,下列表示“禁止吸烟”图标的是
A.
B.
C.
D.
15、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OH
C.KCl
D.CuO
16、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的大小不同
17、如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图,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18、消防自动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周围温度较高时,热敏玻璃球中的液体会膨胀,导致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实现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敏玻璃球的导热性比较差
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分子变大了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日常生活中不可将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19、量取5mL水,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托盘天平
20、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铁高温下化为铁水
C.铁生锈
D.蔗糖溶解
21、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体系,如图是小明同学画出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元素
B.分子
C.离子
D.质子
22、近年来,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直困扰着人类。消毒剂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过氧乙酸(化学式CH,COOOH)溶液是常用消毒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8 | 30 | 50 |
反应后质量/g | 20 | 待测 | 39 | 23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8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4:1
D.乙一定是该反应催化剂
24、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词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5、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X+H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aOH
B.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26、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B.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可用于清洗餐具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27、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和_____.
28、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钾原子________
(2) 3个铝离子__________
(3) 氦气____________
(4) 氧化镁__________
(5) 碳酸钠______
(6) 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
(7)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水是生命之源。请从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水。
(1)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填粒子具体名称,下同)。在氢气燃烧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如图是该实验装置。与a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靠近b管尖嘴口,打开该处活塞,可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3)实验室里利用沸点的不同可通过_______操作使硬水软化。一般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取等量的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振荡,即可通过现象判断是硬水还是软水。
30、下图所示的是几种仪器的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组装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收集的装置所需的仪器是 (填序号)。
(2)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 。
(3)该实验的反应式(用化学式书写) 。
3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
①填充食品包装袋 | ②潜水 | ③冷冻机 | ④霓虹灯 | ⑤制氮肥 | ⑥气焊 |
请你根据物质的用途进行分类
(1)你的类标准是_____;选出的一组是_____(填序号)。
(2)医院给危重病人输氧的时,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了如图所示装置,与病人呼吸罩相连接的一端是导管_____(填a或b),通过观察_____就可以知道氧气瓶中是否有氧气输出,氧气的输出的快慢,也可以使氧气湿润,使病人呼吸更舒服一些。
3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 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3、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①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密度比水小,③不溶于水,④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⑤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⑥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工业中常用_____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_____ 检验硬水和软水。
35、(5分)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
(2)B的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实验现象是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物质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C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物质A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36、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白菜、大米、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3)生活中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
(6)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了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_元素,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
37、如图,用适当字母符号填空。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
(3)用来夹持木炭燃烧的仪器是_____ ; (4)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
(5)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6)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3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若用AE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氧气应从______口通入(填“c”或“d”)。
(3)若用D来收集氧气,看到______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C相对于装置B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5)用F收集CO2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若水面上不放一层植物油,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已知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用该原理消除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实验室用G、H、I的组合装置收集二氧化硫,H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2个硫原子_____; ②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
(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或“离子”)。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Cl B O、S C F、Ne D Cl、Ar
(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较强的金属, 化学式为 Li, 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变成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符号是_____。
40、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这样充气的包装,一是为防止食品压碎;二是为了防止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1)小丁同学在超市买了包薯片回家,他认为,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薯片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空气
(2)包装内是什么气体呢?小丁猜想是二氧化碳,大丁猜想是氮气。
假设小丁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 | 预期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是二氧化碳 |
(3)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说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