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宝鸡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做出了调整,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能会负刑事责任。这表明(     

    ①公民都能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需要调整

    ③规则限定未成年人自由的空间和边界

    ④不能适应生活实际变化的规则需要改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副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 3、2023年2月,宁波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在对一批内含教材类书籍的进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书籍中有多处地图漏绘我国台湾省,违反了《地图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涉嫌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这启示我们(     

    A.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权利

    B.国家的核心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C.维护国家安全要以国土安全为根本

    D.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承担刑事责任

  • 4、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中,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志愿者的微笑是杭州亚运会亮丽的名片,也已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以下对志愿服务评价不恰当的是(     

    A.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赞誉与回报

    B.志愿服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志愿服务是投身社会实践的亲社会行为

    D.志愿服务是体验社会生活、成就自我的过程

  • 5、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人,有多少默默耕耘、淡泊名利的人,有多少开拓进取、孜孜不倦的人……我们应当学习他们(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心系祖国,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③注重个人利益,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

    ④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以他们为榜样,我们应当(     

    A.积极承担责任,讲究代价与回报

    B.行己有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C.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D.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 7、下列几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8、2023年6月15日晚,一位球迷从看台跳下冲入球场拥抱梅西,并在球场中奔跑,后被工作人员带离,导致比赛一度中断。次日,朝阳公安分局通报,该男子已年满十八周岁,已依法对其行政拘留。这则材料说明(     

    ①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自由永远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存在的④法律社会的自由是不超越法律法规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普通钳工可以成长为大国工匠、刮腻子可以“刮”出世界冠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线劳动者用执着的钻研、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生动展现了技能之光、劳动美。这表明(     

    A.一线劳动者都能够创造奇迹

    B.劳动者都有精湛的劳动技能

    C.平凡岗位也能铸就闪光人生

    D.掌握劳动技能必定走向成功

  • 10、我向总理说句话,留言直达国务院。2023年全国两会时,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第九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这说明(     

    A.网络促进便捷了人际交往

    B.网络使信息交流方便迅捷

    C.网络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 11、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法律援助中心   ④公证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从风雨无阻、辛勤劳作的农民,到脚踏实地,精研技术的车间工人,从奔忙不息、勤勤恳恳的快递小哥,到真诚付出、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到筑梦路上的创业者……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实干善干,换来收获与喜悦,实现理想与价值,这表明(     

    A.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B.实干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因素

    C.要积极发扬实干精神,谋求个人利益

    D.只要肯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 13、健康成长、认真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是教师的责任;听党指挥、保家卫国,是解放军战士的责任……这段话告诉我们(     

    A.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B.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

    C.多重角色,同种责任

    D.学习是中学生的全部责任

  • 14、2023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心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这是因为(     

    ①社会关系可分为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血缘关系

    ②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关系

    ③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某地区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自觉排队日的”的设立(     

    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形成良好风尚

    B.有利于人们的规则意识,维护社会秩序

    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做到井然有序

    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束缚了个人自由

  • 16、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最后的屏障是(     

    A.投诉

    B.诉讼

    C.仲裁

    D.调解

  • 17、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该(     

    ①视而不见,赶紧离开   ②巧妙周旋,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③勇敢搏斗,将其制服   ④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其作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中,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00多项,如禁当公务员、人大代表,并就其坐高铁、飞机,住酒店,买房,子女就学等作出具体限制措施。这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生活处处讲诚信,根据事情大小定②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不讲诚实和守信,害人害己难立足④诚实守信是美德,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看了一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的人物故事视频,同学们深受感染和教育。这表明社会为我们提供了(     

    A.物质支持

    B.精神滋养

    C.身体成长

    D.智力发展

  • 20、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尊重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我们应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0月17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提出,依法正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旗帜鲜明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同学看到这则新闻后认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伤害,遇到违法犯罪躲得越远越好。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22、“你以为记录的是风景,被看到的可能是重要定位”。用智能手机随手拍可能留下隐患,那些无意中扔掉的文件可能导致泄密,有风险的事万万不能做。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有同学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我还小与我无关。

    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评析。

  • 23、(辨析感悟,德法同行)

    2019年9月,有网友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地铁和11号线嘉定新城站等几个地铁站内拍摄到了一些乘的逃票丑行(如下图所示)。由此,在网友中产生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现点。

    如果你也是网友,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4月15日,是我国的全民安全教育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宣传国家安全的知识,某校八(1)班刊出了一期黑板报。(如图)

    【主题】

    【板块一】

    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一、以① 为宗旨;

    二、以② 为根本;

    三、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四、以军事、社会、文化安全为保障。

    五、……

    【板块二】

    绽放国家安全之“花”

    【板块三】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在行动

    材料二   国家安全建设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重要事件

    体现的国家安全

    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范例:

    政治安全

    2021年是长江流域10年禁渔的开局之年,从1月1日起,实行为期初定为10年的长江禁渔。

    2021年7月,国家网信办认定滴滴等25款手机APP存在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通知要求应用商店对这25款APP下架。

    2021年,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进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我国太空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请拟定一条国家安全的宣传标语作为本期黑板报的主题。

    (2)结合所学知识,将黑板报中板块一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析材料二所列的重要事件分别对应哪一方面国家安全。(参考范例填写)

    (4)从国家与个人角度各提出两条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做法。

  • 25、   “焚假英雄”李国武当选为全国首届“诚信之星”。他主动焚烧销毁假冒、不达标产品和原材料20多次,总价值超过85亿万元,放弃潜在利润高达600多万元。“味良心的钱,我不能赚”

    (1)我国开展“诚信之星”评选活动的目的

    (2)我们周围还存在那些不诚信现象,请你列举两例

    (3)向李国武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 26、[尊法守法预防犯罪]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2)请你从个人角度分析,怎样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27、材料一:2018年2月2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宣誓制度等有关内容载入国家根本法。

      材料二:3月17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这是宪法宜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智活动。“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康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据悉,你所在学校要举行“遵守宪法,从我做起”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宪法宣誓制度载入根本法说明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为维护宪法宣誓制度,我们中学生应采取哪些行动?(三个方面即可)

  • 28、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11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 长春长山社区主任吴亚琴的先进事迹。吴亚琴和她的同事20多年如一日的付出,换来的是社区零犯罪、零家暴、零吸毒、零辍学、零失业家庭、零矛盾升级、零非正常上访。

    (1)吴亚琴获 时代楷模殊荣享有哪一项权利?(2分)

    (2)零辍学保障了所在社区学生的哪项权利?(2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方面保护?(2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