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安局的反诈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警惕网络兼职诈骗”专题讲座。听完后,小刘对“网络的影响”有了深刻的感受。你认为小王感受最深的是( )
A.网络中存在虚假不良的信息
B.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网络让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D.网络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动 | 微点评 |
① | 在家中向妈妈学习煮饭和炒菜 | 真诚待人,激发生活热情 |
② | 考场上拒绝给好朋友传递纸条 | 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
③ | 向社区居民宣传二十大精神 | 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责任 |
④ | 暗中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 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自2019年5月1日起,《金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为文明行为立规矩、树导向、定红线,给不文明者设立了一道规则边界。从此,金华有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法律武器。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B.规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C.向社会不文明行为说“不”,属于非强制手段
D.规则帮助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4、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这启示我们( )
A.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B.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C.文明有礼有利于个人立身处世、促进社会和谐
D.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5、祖国以广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的情感。下列诗句能体现这种情感的有( )
A.寄意寒是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习近平主席的经典金句告诉我们( )
①实干兴邦,空谈误国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③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④实干是实现梦想的唯一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给我们以深刻启迪。下列成语故事与解读一致的是( )
成语故事 |
A.徒木为信 |
B.约法三章 |
C.千里送鹅毛 |
D.程门立雪 |
解读 |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要善于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 平等对待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
A.A
B.B
C.C
D.D
9、下列行为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 行为 | 违法类别 |
① | 田某观看球赛时不满球队表现,向场内投掷塑料瓶 | 民事违法 |
② | 彭某因骗取他人钱财,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 刑事违法 |
③ | 李某因吸毒被拘留10日,并被罚款1000元 | 行政违法 |
④ | 陈某在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 一般违法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关于下图内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我们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D.我们的生活空间在不断地变化和延伸
11、志愿服务是人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高尚事业。中学生可以参与的志愿服务的方式有( )
①参加社区义务植树活动②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
③开展“学习雷锋”活动④不读书到灾区当志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古语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学会自律慎独②要自觉遵守规则
③君子必须学会独处④要提高道德修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
①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②个人不能离开集体
③社会和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和集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成都大运会期间,活跃着一群辛勤奉献的大运城市志愿者,他们用热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织就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
15、王亚平是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之一。工作中,她是一个责任心、事业心很强的人,训练和学习都很努力。生活中,作为妈妈,她常常因为工作忙无法陪伴女儿,这次任务出发前,她承诺给女儿和她的同学摘很多星星回来;身为妻子,她与丈夫共担风雨、互相支持。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放弃个人利益②要做负责任的人,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每个人扮演多种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④要懂得并学会对自己、他人、国家负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国自古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西方也有“礼节是一封通达四方的推荐信”之类的谚语。这表明( )
A.中西方人都能做到以礼待人
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C.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D.只要礼貌待人,就能通达四方
17、著名作家张海迪曾经说过:“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益需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行为中,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李军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社区义务劳动
B.小雪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融合研学活动
C.大桦利用周末的时间独自钻研物理知识
D.赵晓兰和妈妈在重阳节去敬老院做义工
18、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你我都该挺身而出。但在表达爱国情感需要我们( )
①采取合法有序的行动②具有理智、理性的心态
③具有务实、文明的心态④盲目跟风,盲从泄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某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被抓获,这告诉我们( )
A.增强法治意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B.只要违法犯罪一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C.尊重公民言论自由、参与权表达权
D.尊重自由平等,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20、李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②有期徒刑三年是主刑,罚金1000元是附加刑
③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
④李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1)请你列举两例中华文化的代表。
(2)为实现中国梦,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我国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新修订的宪法。因此,有人认为:“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可。”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2、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业主发布了一条寻猫启事,说自己养了五年的猫走丢,愿意给提供线索的热心人10000元作为酬谢。业主“牛妈”发现小猫并拍照发到业主群后,找回猫的失主带着小礼品登门致谢,却只字未提酬金的事。被问及时,失主没有按承诺支付酬金,反称把钱给了“送信的人”,双方互不相让,甚至“掐”了起来。
23、2022年8月5日,郑州的士雷锋车队队长丁云新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15年来,丁云新一有闲暇就坚持去为环卫工人免费送粥,冬至为交警和环卫工人送饺子……有同学认为:热心“的姐”丁云新付出太多,收获太少,不值得!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
24、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有的人随意谩骂,中伤他人。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5、 围绕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八年级(1)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发起“诚信做人到永远”的倡议。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们:
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为此,我们郑重倡议每位同学在生活中要讲诚信,做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
2019年11月11日
26、【保障宪法实施】
活动一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17日上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抚按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这是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不仅是一个庄严的仪式,也是彰显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
活动二 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将这天定为国家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我校准备举行一系列活动,如参加宪法讲座等。
(1)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宪法的修订内容?
(2)请你谈谈宪法在法律体系地位如何?
(3)结合宪法宪法宣传日开展活动,我们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7、2010年5月6日晚,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机,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他们没有立即弃机跳伞,看到飞行轨迹已经避开居民区,才实施跳伞……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的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以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英勇牺牲。
(1)在生死抉择面前,冯思广的什么精神令我们感动?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维护集体的利益?
28、 古人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缺少社会礼仪知识和规范意识,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
结合教材的有关知识,说说对人讲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