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月‘科学’流言榜”于2014年1月发布第一期。其公布的伪科学榜单,是对科学误区的及时纠正,不仅能避免伪科学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还有利于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自觉抑制伪科学命题。
B.一些评论家指出,很多中国留学生来到北美求学,但其中一些人缺乏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动力,这是因为他们对北美化、制度和社会特点的了解限于浮光表面导致的。
C.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中的“紫菜粉丝大米都是塑料做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因此大众更需要培养科普知识的辨别能力,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起净化网络的责任。
D.从前,麦面与大米只是充当满足口腹之需的主食。两宋时期,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人们的饮食需求开始从胃的低层次上升到舌尖的高层次。麦面与大米逐渐被开发成口味更加丰富的风味小吃。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吏部尚书兼侍讲”“擢进士第”“寻改使浙西”中“除”是任命,“擢”“改”是升职的意思。
B.“与诸生言”中的“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请老,告老,官吏因身体等原因请求退休,也称“乞骸骨”,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
D.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又称为“成均”“东序”“右学”,隋以后改为“国子监”。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3、( )的出现,标志着字书编撰在形式上开始进入现代。
A. 《中华大字典》 B. 《简明汉语字典》
C. 《康熙字典》 D. 《现代汉语词林》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忍尤而攘诟(罪过;容忍,忍受)
B.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观察;通“返”,返回)
C.余独好修以为常(美好;准则)
D.驰椒丘且焉止息(并且;哪里)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 求田问舍(寻找)
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神鸦社鼓(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倩何人唤取(请,托)
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 休说鲈鱼堪脍(美味)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沙堆里的城隍
梁衡
2021年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
全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在榆林一带被当地人轻松地叫作“边墙”,听起来就像两户人家之间的一堵短墙。沿长城的县都被冠以“边”字:靖边、安边、定边。远在天边有人家,墙里墙外胡汉两大家。边墙战时为军事工程,平时为通商口岸,类似现在的海关。亦军亦民,忽战忽和,千百年来恩恩怨怨,可谓一道奇异的风景。
为适应这种状况,明代沿榆林一线的边墙修了36个堡子,既是藏兵御敌的工事,又是开关互市的场子。慢慢地,堡子里聚集了人口,变成了一个小城镇,于是要请一尊神来主事,最实用的神就是城隍。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
一般古墓、古城的挖掘是平地挖坑,考古人员要十分小心地沿台阶层层下探。遇有重要处,为防踏毁文物,还要搭吊板俯身悬空作业。这次只需将沙堆层层剥开,就渐渐露出了庙墙、院落、廊房、殿宇,就像意大利从火山灰中挖出了一个庞贝古城。我们从容地迈步进院,穿堂入室。
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这些塑像,或坐或立,并没有全部露出沙外,考古人员只是大概地清扫出他们的轮廓,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
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一般都是品学兼优、政绩卓著、可以信赖的人物。比如杭州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其天地正气足以保民永远平安。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线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
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宋仁宗说,有范仲淹在前线,我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为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至今还坐在这个小庙里。我仔细端详眼前的这尊城隍,他方脸圆腿,一个冬瓜式的面型,还真像史上留下的范公画像。
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设官,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以治于治之所不及,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治之所及”是什么呢?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现实的方方面面。“治之所不及”是什么呢?就是各人心中所想,他们的世界观。这才是一片无边的天地,一段巨大的潜在力量。一念之善,春风化雨;一念之恶,翻江倒海。所以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不能不说这是古人的伟大发明,且能寓教于美,托人塑形,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于民,流传于后。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风婆娘娘放出一股风,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个人。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刮得碾盘掼烧饼,刮得那个碾轱辘滚流星,哎呀呀好大的风。”远的不说,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下乡采访,起风时一片昏暗要开车灯。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来前,我曾拜访已70多岁的治沙英雄牛玉琴。她一嫁到这沙窝深处,便在家门口一棵棵地栽树,直到栽出一片绿洲,因此被请去联合国作报告。当地人戏称她“种树种到联合国”。这样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
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朦胧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
(2022年1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点明作者闻讯赶赴城隍庙发掘现场一事,接着宕开一笔,写了“边墙”和堡子的由来以及城隍的设置,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B.清平堡地处北宋与西夏对峙的前线,既可藏兵御敌,又能开关互市。当地百姓之所以选范仲淹来任城隍,是因为他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
C.作者写城隍庙廊下的武士:高鼻深目,盎然挺身。这是为了突出其胡人的特点,暗示当时边地平静,强调汉人已经彻底平息边患。
D.作者细节描写,“握拳支膝”“作狰狞状”“金腰带上的云纹”等描写,使城隍爷和众文武形象鲜明生动。
E.作者引用《渔家傲》一词的目的是,再现范仲淹驻守边关的生活情景,渲染出战争给北宋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
【2】文章引用《刮大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在古代,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4】体会题目“沙堆里的城隍”的精妙之处。
【5】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选》自序中说:“散文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第二层是抒情的美,第三层是哲理的美。”请结合文本,从情感的丰富性、真挚性和深刻性是三个角度分析本文的抒情美。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__________________,故述往事,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2)鹤汀凫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荀子《劝学》)
(2)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屈原《离骚》)
(3)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论语·八佾》)
(8)攀栖鹘之危巢,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衣着,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2)白君易的《琵琶行》中写音乐短暂停歇以后突然发出激越声响的句子是:“ , 。”
(3)李商隐的《锦瑟》中收束全篇,表达诗人惆帐惘然的心情的句子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经过一番主客问答,双方终于达成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主客同舟醉眠的画面。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自己登顶泰山后,看到了红日跃出海面的壮美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3)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1)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 “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 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 “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2】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悦,字庆宗。世宗初,除镇远将军、豫州刺史。时有汝南上蔡董毛奴者,赍钱五千,死于道。郡县疑 民张堤为劫,又于堤家得钱五千。堤惧拷掠,自诬言杀。狱既至州,悦观色察言,疑其不实。引见毛奴兄灵 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唯得一刀鞘而已。”悦取鞘视之曰 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悦收及祖,诘之曰:“汝 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刀鞘?”及祖款引,灵之又于及祖身上得毛奴所著皂襦及祖伏法。悦之察狱,多此类也。
悦与镇南将军元英攻义阳,克之。诏改萧衍司州为郢州,以悦为征虏将军、郢州刺史。萧衍遣其豫州刺史马仙 碑,左军将军、永阳戍主陈可等率众一万,于三关南六十里因山起城,名为竹敦,遣其辅国将军、济阴太守苏 沛精卒二千以戍之。后于关南四十里麻阳旧栅起城,马仙埤轻骑东西为之节度。关南之民,多怀两望。司马悦 令西关统军诸灵凤掩击,敗之,尽燔其城楼储积,擒苏沛及其辅国将军、军主刘灵秀。诏曰:“司马悦首谋义阳,征略有捷。且违京既久,屡请入朝。可遂座志,听其赴阙。”寻诏以本将军,为豫州刺史。论义阳之勋, 封渔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永平元年,城人白早生谋为叛逆,遂斩悦首,送萧衍。既而,邢峦复悬狐,诏曰:“司马悦暴罹横酷,身首异所。国戚旧勋,特可悼念。主书董绍,衔命公行,囚漂殊域,事可矜愍。尚书可令贼将齐苟儿等四人之中分遣二人,敕杨州为移,以易悦首及绍,迎接还本。用慰亡存。”赠平东将军、青 州刺史,赐帛三百匹,谥号为庄。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
B. 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
C. 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
D. 悦取銷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郡县,古代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秦朝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
B. 襦,古代贵族所穿短衣。有单孺、复襦等不同形制。有黄、红、黑等色彩。
C. 开国子,爵名。晋代始置,位在开国县伯下、开国男之上,秩五品。
D. 赠,即追赠,一般指功臣死后,朝廷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官阶以示褒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悦审案不轻信口供。张堤被怀疑抢劫杀人,因畏惧严刑而认罪,司马悦在审讯中怀疑他招供不实,后找到真凶,使董及祖伏法。
B. 司马悦征战以谋略取胜。他利用关南百姓对萧衍政权的不信任,从而令西关统军诸灵凤出其不意击敌,打败萧衍,擒获苏沛、刘灵秀等人。
C. 司马悦建功却死于非命。他攻取义阳后论功被封为渔阳县开国子,赐给食邑三百户,但由于豫州城民 白早生图谋叛逆,被割下首级。
D. 司马悦死后获得皇帝悼念。邢峦收复悬瓤后,皇帝下诏从被俘贼将中遣送二人,交换司马悦首级及董绍,并对司马悦给予相应封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违京既久,屡请入朝。可遂此志,听其赴阙。
(2)主书董绍,衔命公行,囚漂殊域,事可矜愍。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猫因钓鱼时不专心而落得两手空空,后来改正了错误。有一天它又在河边钓鱼,每当钓到一条大鱼时,它就把鱼扔回河里,钓到小鱼时就留下来。一位过路人看到这个情况很奇怪,就问它:“为什么不要大鱼,只要小鱼呢?”不料小猫回答说:“因为我家只有一口小锅,没有大锅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