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第27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口的主题是“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对校园欺凌现象,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校园欺凌行为可能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②碰到他人受欺凌时一定要见义勇为,奋不顾身
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就能消除校园欺凌现象
④校园生活中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因偷逃税款6.43亿元,少缴税款0.6亿元,相关部门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被告人李某从自家20层楼上抛下垃圾,将过路行人砸至重度残疾,后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刑8个月。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3、下表中“行为””和“评论”对应正确的有( )
选项 | 行为 | 评论 |
A | “中国式”过马路 | 中国特色,应该提倡 |
B | 学生家长李某在学校大吵大闹,严重影响教学活动 | 违反学校纪律,但不违法 |
C | 初中生小明课间十分钟在教室与朋友“高谈阔论” | 课余时间,无可厚非 |
D | 李某恶意损坏公交站台的橱窗玻璃 |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
A.A
B.B
C.C
D.D
4、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
A.刑法是惩治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5、某校计划设立“诚信考场”,即在考试中采取无人监考的模式。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
甲:“既然无人监考,那弄虚作假也没什么关系。” 乙:“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考试中要自觉规范个人行为。” 丙:“现在竞争太激烈,考试这种小事不用讲诚信。” 丁:“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知耻之心。”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6、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承担责任一定能获得回报
B.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C.快乐与否与责任无关
D.承担责任既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代价
7、从风雨无阻、辛勤劳作的农民,到脚踏实地,精研技术的车间工人,从奔忙不息、勤勤恳恳的快递小哥,到真诚付出、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到筑梦路上的创业者……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实干善干,换来收获与喜悦,实现理想与价值,这表明( )
A.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B.实干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因素
C.要积极发扬实干精神,谋求个人利益
D.只要肯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8、下图漫画中司机的行为( )
①体现了其规则意识淡薄 ②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③违反交通法规,理应受罚 ④能够展现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您所拨打的手机实名登记机主已被人民法院发布为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段铃声是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全省5865名失信被执行人设置的“失信彩铃”,“老赖”的亲属、朋友等只要拨打他的手机就能听到这么一段铃声。专门为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 )
①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②有利于督促失信人履行义务
③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④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八年级(1)班的同学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为之振奋,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①小蒙: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②小翔:要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③小智:要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放弃个人学业,奉献社会、不负韶华
④小文: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担负起历史重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小海在班会上分享了近期的一些困惑,下列微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 困惑 | 微点评 |
① | 为什么我没有其他同学长得快、长得高?我好烦恼 | 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发育情况各不相同,要正视自己身体的变化 |
② | 各科老师讲课风格都不一样,我该怎么正确对待他们啊 | 只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就可以 |
③ | 经历挫折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 挫折只会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 |
④ | 我当着琪琪的面儿号召同学们为她捐款,她怎么就生气了呀 | 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那么,我们就要打官司。下列关于诉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诉讼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B.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C.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D.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13、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这是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的“博士乘组”。其中桂海潮是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由此说明( )
A.取得的学历越高负责任的能力越强
B.航天员的责任比我们的责任更重要
C.承担责任需要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D.所处环境改变我们的角色不会改变
14、小玉说: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
小红说: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5、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向海图强,永不止步,从事科研30多年,“时代楷模”万步炎依旧是怀揣初心的那个少年。他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秉持科技报国理念,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从“时代楷模”万步炎身上,我们看到了( )
A.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C.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D.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
17、学校举办体育节,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辉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后因小辉怕影响学习成绩,不想参加。我们应该告诉小辉( )
A.有些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B.做好做不好都无所谓
C.要根据回报的大小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态度
D.小辉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的规定
18、“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下列做法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①学校食堂内学生们依次排队就餐②铁路部门出台措施解决“霸座”问题
③学校图书馆里同学们在安静的看书④明明的房间干净整洁、舒适明亮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八(2)班以“网络改变生活”开展议题活动。下列事例与论点搭配正确的是( )
A.撰写网络小说,讽刺贪官丑态——网络监督确保政府廉洁高效
B.“剧本式造谣”河道内能捡到碎金——网络可带来经济新发展
C.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直播——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外卖小哥承接网络“刷单业务”——网络可以开辟就业新渠道
20、下图是某校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时的宣传板报。在下列内容中,能体现新时代共青团员的任务的是( )
A.A
B.B
C.C
D.D
21、判断说理题
(1)生活中,有些人以爱国为由,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
判断:
理由:
(2)有人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的,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放在第一位。”
判断:
理由:
22、 张军很苦恼,他因为不会帮朋友保护“隐私”被朋友远离。他认为做人要诚信,就要实事求是的说出真相。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后,小明暗自遗憾:“如果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多好呀!”
请你简要辨析小明的“遗憾”。
24、一位中学生的家长非常苦恼地说:“最近,我孩子的电话特别多,不是今天这个打来,就是明天那个打来,有时孩子接到电话不和家长打招呼就往外跑,要么今天这几个人在楼下叫他,要么明天那几个人等他外出玩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中出现的‘团伙’现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团伙”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为什么?
(2)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同龄人,你想对这个孩子说些什么?
25、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积极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请回答:
(1)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什么?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青少年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6、 材料一: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践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
材料二: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说:“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1)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
(2)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3)结合“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7、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违法与犯罪”这一主题,收集了以下资料: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万江公交车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公安等相关部门调查取证,系乘客刘某与司机冉某激烈争执互殴所致。两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相关规定,涉嫌犯罪。这一认定给全社会敲响警钟:增强法律意识,任何影响公共安全的行为,我们都应懂得规避。尊重生命、尊重规则,理应成为我们的底线。
(1)为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律,预防违法犯罪?
28、 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校开展了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主题的捐赠活动。学校利用大课间操的时间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扶贫日”捐赠活动。该校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了“扶贫日”募捐倡议,号召全体师生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捐出零用钱,温暖贫困生。
(1)上述材料通过什么方式让师生获得美好的情感?
(2)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