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如图表示的是规则与法律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如图所示关系一致的是( )
A.主刑与附加刑
B.罚款与罚金
C.刑罚与刑事处分
D.违法与犯罪
2、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下列能体现对自己负责的是( )
A.小丽每天在放学后,怕父母担心及时赶回家
B.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明都会抓紧时间看书学习
C.一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小东立刻上网搜索答案
D.小华参加活动时经常失约,事后解释临时有事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已建成科技强国
③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④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府决策更加透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克雷尔特说:“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
A.发现闪光点,欣赏他人
B.学会合作,共同进步
C.与他人共处,积极向上
D.肯定所有,平等待人
5、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左右的未成年犯表示受过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警示青少年( )
A.注意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警惕
B.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犯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D.要加强立法,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6、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 )
A.要根据回报的多少来确定付出代价的大小
B.应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承担
C.要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冷处理
D.可以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
7、以下是中学生小魏的“微行为”。对其相应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A | 参加社区举行的禁毒宣传活动 | 善于与违法作斗争 |
B |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 践行诚信 |
C |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 | 寻求法律援助 |
D | 点赞并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 | 传播网络正能量 |
A.A
B.B
C.C
D.D
8、下面漫画启示我们,上网要( )
A.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B.提高辨别分析能力
C.自觉遵守道德规则
D.学会“信息节食”
9、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八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对法院判决后有钱不还的被执行人实施出入境、银行贷款限制等信用惩戒。这告诉我们( )
A.不诚信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B.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C.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10、在政务服务平台上,某中学生反映环卫工人只有两套冬夏共用的长袖工服,建议为环卫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很快当地城管分局回应诉求,为环卫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气和吸汗性更好的短袖工服。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中学生行为的正确看法是( )
①拓宽民主渠道②善于斗争③行使监督权④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管分局的做法是( )
①对劳动者的尊重②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③为促进社会和谐④从精神上关怀劳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浩宇经常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有一次,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陌生网页的界面,他怀着好奇心,打开网页,屏幕上显示的低俗内容让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下列对浩宇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B.要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C.要注意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D.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但只要不沉迷于其中即可
12、漫画中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13、某校举行了寻找“文明礼仪之星”的活动,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文明礼仪要求的是( )
A.小陈跟小艾亲密无间,经常随意地翻看小艾的私人物品
B.小吴在公交车上,主动弯腰为一位陌生的67岁老人系鞋带
C.小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出口成“脏”,甚至还将此视为时尚和个性
D.小王因为上学要迟到了,所以在地铁里吃泡面,整个车厢都是泡面味
14、张某受录像的影响,想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同学李某在校门口抢劫低年级同学的零花钱。下列对张某的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张某的行为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犯罪行为
B.张某应当向他人要钱
C.张某的行为并不触犯法律
D.张某在劫富济贫
15、对未成年人来说,之所以将“见义勇为”转为“见义智为”,这是因为( )
①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②未成年人体力不支,心智尚未成熟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是未成年人的责任④未成年人若鲁莽行事,易受伤害,不利于制止犯罪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一位农民企业家曾这样说:责任是什么我讲不清楚,但我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作为商人,我不能卖给农民劣质的化肥;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要对子女关心、对父母尽孝;作为公民,我要遵纪守法……由此可以看出( )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断变换角色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责任
③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请④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下列事件与行为判断相一致的是( )
序号 | 事件 | 行为判断 |
① | 张某和王某签订商品买卖合同,张某收款后却只发放了一半货物,须承担违约责任。 | 行政违法行为 |
② | 一男子打119谎报发生火情,公安部门依法对其行政拘留。 | 刑事违法行为 |
③ | 朱某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 民事违法行为 |
④ | 陈某为牟取私利,非法收购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 刑事违法行为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3年杭州亚运会,3.7万名被称为“小青荷”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酒店、机场等地。他们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这启示我们( )
A.积极服务社会,也应获取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个人发展
D.主动关心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19、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这启示我们( )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
④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因此我们无需负责。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学生小单个子不高,学习成绩一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是学校中、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就像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滴,微不足道。他说: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可以离开个人。
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单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 近年来,一些机构在组织作文、编程等赛事时,与参赛学生家长签订“保奖”协议,承诺缴纳费用的多少与获奖等次挂钩,缴费越高获奖等次越高。
对此,有人认为,缴费越高获奖等次越高,这符合公平原则,不必大惊小怪。请你辨析此观点。
24、明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以下是他们近期开展的几项活动:
活动一:探访老人。在社工的带领下探访老人,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陪老人聊天等。
活动二:清洁社区卫生。在社工的组织下一起清理社区的卫生,如社区公园内捡矿泉水瓶等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三:指挥交通。和交警合作,在红绿灯处指挥交通,营造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1)明明参加的这些活动属于什么行为?
(2)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3)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向明明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
25、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怎样正确看待这种心理?
⑵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26、近几年,共享单车火遍全国很多城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也出现了不少乱象。共享单车在杭州发展迅猛,便利了市民、游客出行,但乱停乱放、恶意损坏等问题比较严重。
结合材料,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角度说明消费者应怎样更好地“共享”单车。
27、 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上述行为分别是什么行为?
(2)丁某的演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8、下列图片是某校宣传栏的内容
(1)请将上述内容与对应教材的观点相连。
《“八不”行为规范》部分内容 | 教材观点 |
①安全出行不违规 | A.以礼待人 |
②言谈举止不粗俗 | B.维护秩序 |
③旅游观光不任性 | C.法不可违 |
(2)“经济生活不失信”,要求人们诚实守信,提倡诚信为本。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3)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践行“文明上网不低俗”这一要求?(回答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