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丽水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在我国,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④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某餐馆暗号“A套餐”在网络刷屏,温暖了无数人。“A套餐”带给人温暖,是因为餐馆经营者(       

    暗号“A套餐”

    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

    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也能帮助他人。

    提示:告诉店员要A套餐,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即可。

    ①尽己所能,传递美好情感                         ②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

    ③爱岗敬业,践行核心价值观                      ④承担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中国青年报围绕“公民对诚信的认识”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调查内容

    平时会主动维护个人信用

    认为个人应树立信用即“身份证”的意识

    期待建立全网信用平台打造诚信社会

    所占比例

    92.2%

    63.6%

    59.8%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大多数公民懂得诚信是种可贵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

    ②大多数公民不能正确处理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

    ④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4、关于青少年自我保护,下图启示我们(     

    ①面对困境要做到冷静分析

    ②不管不顾,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③采取灵活方式,积极与不法分子周旋

    ④遇到危险,忍气吞声才能保护好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天地有规则,人生有秩序。下列关于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C.社会规则包括道德、纪律、法律

    D.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 6、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下列举措属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是(     

    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香港国家安全法》颁布和实施,打击“港独”势力,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折

    ③“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④抵制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品以保护民族品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武汉大学2023届毕业生柳养清从小有个军人梦,今年她放弃清华保研机会,来到国防科技大学从军报国。“去完成自己少年的梦想,去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增添力量”,这是柳养清选择放弃原专业四年的积累,转而学习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原因和动力。这说明(     

    A.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的

    B.为了国家利益有时要放弃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样的

    D.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 8、12月6日,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埃及、俄罗斯等33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1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某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论坛盛况,这说明(     

    A.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C.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 9、近年来,在通信技术的强力支撑下,智能化设备全面普及,接入互联网的门槛大幅降低,微信、移动支付、手机健身、网络租车……海量应用覆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反映了(     

    A.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B.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D.网络满足了人们的一切需求

  • 10、“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B.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

    C.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

    D.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

  • 11、某海滨城市市民李某发现自己租出去的房子,半夜总有个房间闪着诡异的绿光,李某觉得可能涉及国家安全,于是拨打12339举报。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这个小区如果借助专业设备,能远距离观测小区对面的某海军基地,这些泛着绿光的设备,正是境外谍报机关布设的窃拍设备,企图窃取我军新型装备秘密。国家安全机关迅速行动,成功斩断了黑手。这警示我们(     

    ①国家利益至上,国家的事没有小事②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保守秘密

    ③维护国家利益人人有责④泄露国家机密必受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如果把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由此可以看出(     

    A.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 13、借助电商直播平台,不少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通过线上推广平台,一些地区的特色旅游也风生水起。这表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弊大于利

    C.网络为科学技术创新搭建新平台

    D.网络让传统人际交往受到限制

  • 14、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给我们以深刻启迪。下列成语故事与解读一致的是(     

    成语故事

       

    A.徒木为信

       

    B.约法三章

       

    C.千里送鹅毛

       

    D.程门立雪

    解读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要善于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平等对待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A.A

    B.B

    C.C

    D.D

  • 15、2023年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中国军队等全力以赴,周密组织撤离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撒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矛盾的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_________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治安管理处罚法

  • 17、潍坊市政府推行“专业社工+爱心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米”。推行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全面推广“专业社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呈现出“1+1大于2”的效果,探索出了潍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条“新路径”。此举(     

    ①弘扬志愿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②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群众,惠及百姓

    ③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④引导公民服务和奉献社会,追求物质回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8、从“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的网络传播工程到中国原创游戏精品的出版工程,从“两微一端”百佳评选 到网络正能量“五个一百”精品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承与当代中国正能量传播齐头并进,弘扬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家国情怀。这一材料说明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9、《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体现了(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礼貌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就可以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20、2023年“3·15”晚会曝光“香精大米”,“泰国香米”竟是香精勾兑而来;电动自行车头盔厂家偷工减料,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受伤的事故频发。作为消费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B.权当此事从未发生,避免下次上当受骗

    C.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品牌效益

    D.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小军自从接触网络后,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是一刻也离不了网络: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查网络;想找美图,上网;想查学习资料,上网……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网络,我都感觉没有了呼吸。”

    小芳说:“网络让生活更多彩,我要以网络为家”

    小明说:“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我想怎样就怎样”

    请你辨析小芳和小明的观点。

  • 22、在与外人交往时,需要讲礼仪,朋友、家人之间不用那么繁琐。

     

  • 23、宇航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他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是国家法律特殊保护对象,所以在生活中没什么责任可言。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辨析上述观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时,经年累月地在深山野谷里采药,询问过成千上万的人,阅读了近千种书籍,做了千千万万次成功或失败的试验,历经27年才得以完成这部近200万字的巨著。

    1材料中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在他的行为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2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磨砺坚强意志。遇到下列情况,你如何磨砺自己的意志?6分

    做事拖拉

     

    听课时经常走神

     

     

  • 25、   有人说家是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做人,我们要孝敬双亲长辈,并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与父母交往中,亲子冲突是难免的。亲子冲突处理不好,会有什么危害?

  • 26、   材料一:2019年元旦将至,习近平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贺词中,习近平为守岛32年的李继才点赞,32年来,李继才夫妇以国防战略要岛开山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雨和艰险,守住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守岛是我们的本职,我们一定守好开山岛每一天,直到守不动为止。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克服,只要一天能动,我们就要让五星红旗在开山岛上高高飘扬!”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心声。

    材料二:《法制日报》就公民国家安全意识发起网络问卷调查,93%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但90%受访者不清楚国家安全体系,对于总体安全观之下的“11种安全”,仅有10%的受访者能选出全部答案,90%的受访者只选对其中的一小部分。对于国家安全机关全国统一受理举报电话,仅有50%的受访者选择了“12339”这一正确答案。

    (1)向李继才夫妇学习,请你说说应该如何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你认为中学生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 27、诚实守信的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平时,我们面对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偶然离开了減实守信,觉得小事桩, 却可能给道德堤坝留下个蚁穴。 在学习了“诚实守信” 这一课后,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做诚实守信的人”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此活动报条标语,写出两句关于诚信的格言。

    (2)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3)诚信意识的要求。

  • 28、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当你的观点与多数人不一样时,即使自己是对的,也不会反驳;当班级中的一些同学结伴做某事时,你会不假思索的参与……

    1这种现象称为什么现象?2分

    2这种现象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影响?2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