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乐平时喜欢打听别人的小秘密并到处传播。有人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侵犯别人的隐私权,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啊!”你应该告诉乐乐( )
①诚实与隐私是互相矛盾的②遵守法律,无视伦理原则
③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④恪守诚实,尊重他人隐私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古语能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
A.事虽小,不为不成
B.敬人者,人恒敬之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社会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个人就如同这个生命有机体的一个细胞。这句话主要说明( )
A.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B.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主要是血缘关系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4、近日,在成都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我市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
A.规则保障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约束权利
5、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做义务讲解员
②在“‘汕头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观看足球比赛时给不支持的球队喝倒彩
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6、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作为中学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参加升旗仪式,衣着整洁排好队
②进老师办公室,轻轻敲门喊报告
③亲朋一起聚餐,只玩手机不交流
④同桌帮助你,关系好从不说谢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八年级小明最近发现班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部分同学之间打招呼不再是“某某同学”而是“小豆芽”“胖冬瓜”“二百五”……,为此,有两个同学还大打出手,小明也因为最近脸上总是长痘被叫作“逗逼”,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现象说明( )
①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②受到他人尊重一定能自信
③尊重他人是有修养的表现④彼此尊重才能够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道德与法治老师呈现了一些案例让同学们进行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案例一:小广骑电动车经常不戴头盔,且随意横穿马路
评论:这是犯罪行为,我们应依法自律,做到遵章守法
B.案例二:李某刚购买的电脑有瑕疵,与商家多次协商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评论: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案例三:初中生小强多次旷课、逃学,还参与赌博,且赌资较大
评论:小强的行为均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且违反校纪校规,应该被学校开除
D.案例四:村民郑某与村委会主任因宅基地发生合同纠纷,于是将村委会主任告上法庭
评论:属于行政诉讼,是典型的“民告官”
10、2024年深圳市中考体育考试将新增足球、排球等七个选考项目,旨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多元化需求,改善“小眼镜”“小胖墩”学生群体身体健康状况。这说明( )
A.社会文明进步需要公民坚定地维护规则
B.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合理性需及时废除
C.旧规则要及时完善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D.社会规则应保持不变以便于实施与管理
11、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这表明( )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中学生要全力奉献集体、服务社会
③感受社会生活对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践行文明理念,公民应该( )
①与人交往,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彬彬有礼
③严惩不文明行为实施者④学礼、明礼、守礼,向文明模范学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完成研学任务,对东江纵队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参观这样的活动对中学生而言能够( )
A.学会文化鉴赏技能
B.养成高尚品德行为
C.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从中获得精神滋养
14、“中国科普博览”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各大主题,以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科普阵地。这表明( )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C.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15、下图生活场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欣赏他人懂尊重
B.常思己过担责任
C.相互问候讲礼仪
D.帮助他人要热心
16、《有一种尊重,叫作“收到请回复”》这个帖子火了,文中倡导大家要及时回复别人的信息,给对方一个明确的回音,凡事都有交代。帖子倡导的做法( )
①有利于维系良好人际关系 ②是关注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③能促进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体现包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尊重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我们应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④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用图示表示所学概念的关系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最终在小睿的指引下,警察成功抓捕几名嫌疑人。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有勇有谋,保障自身安全
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学习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没有任何辛苦可言。
22、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进行了小组讨论。其中夏雨同学认为:“权利就像橄榄球,我要抢到手,随心所欲;义务就像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不关我的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夏雨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生王贵非利用假期和几个同学外出旅游。在景点,他大声喧哗,并攀爬到一雕塑上拍照。同学们批评他的不文明行为,他却说:“享受美景是我的权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跟着费什么话。”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角度对王贵非的观点加以评析。
(2)辨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24、材料一 一位初中生说:“太棒了!这次期末考试我比月考进步了好几个名次。这个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一位同学问他:“喂,你为什么进步得那么快?”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学习是我的责任,我就要承担。”
材料二 一位优秀班主任老师说:“我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个孩子可能是他家庭的全部重心,我得承担起这个责任。”
材料三 弗兰克利用多年的辛苦积蓄开办了一家银行。在他的银行遭到抢劫导致他破产后,他经过39年的艰苦努力还清了所有储户的存款,尽管人们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联系实际,谈谈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中学生应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25、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建立了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风险调查评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11项基本制度,构建起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四梁八柱”,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2)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二 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笔记的一部分:
学习国家利益相关知识内容时的收获:在我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内容时的收获: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3)请你谈一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6、现已年过九旬的烟台招远孤寡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17载,先后捐献7万多元资助百余名学子的事迹感动无数人,他最终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是“五保”老人,从1998年开始拾荒助学。他的远房侄子刘建喜说:“自从拾荒助学开始,他就几乎没有尝过肉味儿。”
(1)刘盛兰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2)刘盛兰老人积极履行了公民的哪一类义务?
27、文明出行,方便你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月25日上午,“平安春运,文明出行———2019年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明交通主题月”活动举行。广州市民共同见证文明交通如何成为广州城市的流动名片;共同呼吁文明出行“从你我做起”,为保持春运交通畅顺,做文明人、开文明车、行文明路。整个春节期间,全市各区有2万多名志愿者上岗服务春运保障,为市民群众提供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应急救援、交通安全等志愿服务。
材料二:继霸占座位、抢夺方向盘、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撒泼等现象发生之后,“买短乘长”现象再次让人们惊愕。“买短乘长”是指旅客购买了短途车票,到站后不下车而是通过补票继续乘坐。这在特定情况下本来是一个方便乘客的利民措施,但是现在却成为一些不诚信的人逃票的手段和方式,而且损害其他正常购票乘客的权益,更导致长假期间火车超员,部分持票人无法上车。因在朋友圈炫耀,广西某位男子被查出曾利用“买短乘长”的方式恶意逃票9次。该男子最终因恶意诈骗铁路票款被行政拘留10日。
(1)材料一中,广州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月活动对维护社会秩序有何作用?
(2)请从法律和诚信的角度,评析材料二中男子“买短乘长”恶意逃票的做法。
28、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怎样做?